栖迟眠药坞,灌卉掩蓬门。
馀馥分脐月,零香渍鼻裈。
穷甘同草贱,傲不感春恩。
惟有玄亭士,幽怀对不言。
栖迟眠药坞,灌卉掩蓬门。
馀馥分脐月,零香渍鼻裈。
穷甘同草贱,傲不感春恩。
惟有玄亭士,幽怀对不言。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种植兰花的情景与心境。首句“栖迟眠药坞,灌卉掩蓬门”描绘了兰花生长的环境,药坞和蓬门营造出一种隐逸、清幽的氛围,暗示兰花生长在远离尘嚣的地方。接着,“馀馥分脐月,零香渍鼻裈”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兰花散发的香气,不仅能够闻到,甚至能感受到它渗透到衣物中,这种描述让读者仿佛能亲身体验到那份幽香。
“穷甘同草贱,傲不感春恩”则表达了诗人对兰花品质的赞美。这里的“穷甘”可能是指兰花即使生长在贫瘠之地,也依然保持其甘甜之味,象征着兰花坚韧不拔的精神;而“草贱”则反衬出兰花的高贵与独特。后一句“傲不感春恩”,则进一步强调了兰花的高洁与独立,即使春天给予万物生机,兰花却以自己的方式傲然独立,不为外界所动。
最后一句“惟有玄亭士,幽怀对不言”点明了诗人的身份与情感。玄亭士可能指的是诗人自己,他有着深沉的内心世界,面对兰花的高洁与独立,内心产生了共鸣,但这种感受却难以言表,只能默默品味。整首诗通过对兰花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深层次地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追求与向往。
馀喘不苟尽,顺俗来饭僧。
东岭有上方,脩竹蔽觚棱。
下有苍石案,旁挂孤蔓藤。
系累向尘世,更住殊未能。
日月转入地,星辰蔽重云。
夜色晦若漆,怪禽巢未焚。
其音哭且笑,哀乐讵能分。
方哭且笑时,曾莫有以群。
哭为何所悲,笑为何所闻。
了不预人事,吉凶谁复云。
初从桃源还,却向竟陵去。
今作中州官,山水不曾饫。
且当传竹枝,莫学乘篮舆。
云木杜鹃时,千岩响行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