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乾明院碧藓亭》
《登乾明院碧藓亭》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古风  押[蒸]韵

馀喘不苟尽,顺俗来饭僧。

东岭有上方,脩竹蔽觚棱。

下有苍石案,旁挂孤蔓藤。

系累向尘世,更住殊未能。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ēngqiánmíngyuànxiǎntíng
sòng / méiyáochén

chuǎngǒujìnshùnláifànsēng

dōnglǐngyǒushàngfāngxiūzhúléng

xiàyǒucāngshíànpángguàmànténg

lèixiàngchénshìgèngzhùshūwèinéng

翻译
我不愿苟且偷生,迎合世俗去供养僧人。
东方山岭上有座寺庙,修长的竹子遮掩了它的屋檐。
山下有一块青石桌案,旁边攀挂着一根孤零零的藤蔓。
我被尘世的琐事牵绊,想要长久居住在这里却难以做到。
注释
馀喘:苟且偷生。
不苟尽:不愿勉强。
顺俗:迎合世俗。
饭僧:供养僧人。
东岭:东方山岭。
上方:寺庙。
脩竹:修长的竹子。
觚棱:屋檐。
苍石案:青石桌案。
孤蔓藤:孤零零的藤蔓。
系累:牵绊。
尘世:世俗琐事。
更住:长久居住。
殊未能:难以做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登乾明院碧藓亭》,描绘了诗人登临乾明院碧藓亭时的所见所感。首句“馀喘不苟尽”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暂时放下,意为他不愿勉强自己去迎合世俗。接着,“顺俗来饭僧”暗示他选择在此处与僧人共餐,寻求片刻的宁静。

“东岭有上方,脩竹蔽觚棱”描绘了寺庙所在的山岭上,高耸的建筑被修长的竹林环绕,显得清幽雅致。而“下有苍石案,旁挂孤蔓藤”则细致刻画了亭子下方的自然景观,青石案台和攀附其旁的孤藤增添了几分岁月的痕迹。

最后两句“系累向尘世,更住殊未能”流露出诗人对尘世纷扰的牵挂以及对于能否长久停留在此地的犹豫。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写景抒怀,展现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静谧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矛盾。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盘洲杂韵上.慈竹

义居传九世,瑞物记三荆。

何似同根竹,春风一死生。

(0)

一春置酒必苦风雨今日幸晴而景卢有行色

一春风雨厄游遨,此际开樽始解嘲。

恰恰鸣禽藏柳陌,欣欣嫩叶迸花梢。

离筵欲动愁分袂,胜日何妨剩出郊。

燕寝香凝公事了,频将书札问龟巢。

(0)

流杯同景裴韵

三春少雨未行觞,槐影交加更漏长。

半夜水来山涧满,四檐竹密酒尊凉。

新亭方作龟巢叶,画栋何妨燕语梁。

满引三觥拚一醉,老来真个惜时光。

(0)

索笑亭思景严二绝句·其二

常棣春来减,人如折脚铛。

倚栏思旧事,老眼泪纵横。

(0)

次韵杨花二首·其一

桃花开落不同时,燕子衔泥相伴飞。

若向章台问春色,可无清泪湿征衣。

(0)

次韵梁门

双垒依然柳作阴,故疆行尽倍伤心。

时平且得无争战,苔上戈枪卧绿沈。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