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日雨》
《春日雨》全文
唐 / 温庭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细雨濛濛入绛纱,湖亭寒食孟珠家。

南朝漫自称流品,宫体何曾为杏花。

(0)
注释
细雨:形容小而密的雨。
濛濛:形容雨丝细密的样子。
绛纱:深红色的薄纱。
湖亭:湖边的小亭子。
寒食:中国传统节日,清明前一天或后一天,禁烟火吃冷食。
孟珠:人名,此处代指寒食节主人。
南朝: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以文化繁荣著称。
流品:社会地位或阶层。
宫体:宫廷诗体,指以宫廷生活为题材的诗歌。
杏花:春天开放的白色花朵,象征纯洁和美好。
翻译
细雨轻轻飘落在红色纱帐中,湖边的亭子是寒食节孟珠的家。
南朝的人随意自诩为上流阶层,宫廷诗体何时曾赞美过杏花之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雨中的静谧画面。"细雨濛濛入绛纱"一句,通过对细雨的细致描写,营造出一种轻柔、湿润的氛围,其中“绛纱”指的是极细的丝线,这里用来形容雨丝之细,如同细丝一般。"湖亭寒食孟珠家"一句,则是说在这样细雨中,诗人在湖边的亭子里吃着简单的食物,而“孟珠”可能指的是一个姓氏或者地名,这里暗示了一种宁静而淡泊的情趣。

下两句"南朝漫自称流品,宫体何曾为杏花。"则是在谈诗歌创作。"南朝"通常指代中国历史上的南北朝时期,那里的文学艺术颇有成就,而"漫自称流品"意味着对诗歌的评价和等级划分似乎变得随意和不够严谨;"宫体何曾为杏花"则是在说,即便是皇宫中的诗歌形式,也很少有人能像这首诗中表现的那样,写出如此细腻之作来赞美春天的杏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诗歌创作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文学艺术高标准追求的态度,以及他个人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细致感受。

作者介绍
温庭筠

温庭筠
朝代:唐   字:飞卿   籍贯: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   生辰:约812—866

温庭筠(约812年-约866年),本名岐,艺名庭筠,字飞卿,男,汉族,唐代并州祁县(今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人,晚唐时期诗人、词人。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富有天赋,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有“温八叉”之称。温庭筠多次考进士均落榜,一生恨不得志,行为放浪。曾任随县和方城县尉,官至国子监助教。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
猜你喜欢

晚坐观风亭三首·其二

百尺空台河上城,远波虚籁助秋声。

过穷旅雁书难得,啼杀饥乌曲未成。

急节何当容白发,流尘只欲傍华缨。

临高莫讶频东顾,忧国思君不为名。

(0)

得充国书报都中葺所居初成辄以自慰作一首寄子京

昔贵三公第,今营一亩居。

聊堪避燥湿,兼欲贮琴书。

兽窟犹思骋,鹪巢不愿馀。

长安穷僻地,吾亦爱吾庐。

(0)

郡圃海棠初开追忆学士院玉堂后西轩此花最盛置酒有感

昔作瀛洲赏,今逢汶水春。

可怜无并色,来对始衰人。

温树遥知汉,仙桃尚记秦。

临樽如旧识,争忍判芳辰。

(0)

次韵和吴侍郎再葺东亭兼怀晁公旧隐

地占心斋旧,天扶药喜身。

高怀聊避宠,幽境更随人。

树密添新籁,丛香续故春。

婆娑荣路友,偏倚此相亲。

(0)

次韵和判曹韩学士见赏湖山

西溪本慰寂寥人,何幸开樽枉胜宾。

一岸仙山平压野,两陂官柳绿围春。

我虽酩酊能骑马,君自风流偶垫巾。

更愧和篇寻故笔,试开荷橐久生尘。

(0)

初归咸宁宅坐北斋作二首·其二

宴坐聊为适性场,遍开尘箧治缣缃。

偷閒须撰斋中录,道帙儒经各有房。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归子慕 刘泾 载湉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