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晚坐观风亭三首·其二》
《晚坐观风亭三首·其二》全文
宋 / 宋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百尺空台河上城,远波虚籁助秋声。

过穷旅雁书难得,啼杀饥乌曲未成。

急节何当容白发,流尘只欲傍华缨。

临高莫讶频东顾,忧国思君不为名。

(0)
翻译
百尺高台立在河边城,远处波涛与风声共鸣。
孤雁南飞,书信难达,饥饿的乌鸦叫声未停。
何时能容我白发匆匆,尘世纷扰只想靠近华贵的冠冕。
登高望远,不必惊讶我频频向东张望,忧虑国家、思念君主,非为求名。
注释
空台:形容台基空旷。
虚籁:指空中的声音,如风声。
穷旅雁:旅途困顿的雁。
啼杀:形容叫声凄厉。
白发:象征年老或经历。
华缨:华丽的冠带,象征地位和权势。
东顾:向东看,可能指眺望远方。
忧国思君:表达对国家和君主的忧虑和忠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孤寂与怀念的氛围。"百尺空台河上城,远波虚籁助秋声",开篇即以宏伟的景观展现眼前的画面:高耸的台楼矗立于河畔之上,水波荡漾,似乎也在回应着秋天的萧瑟之声。这里的“空台”可能象征着作者心中的某种孤寂与空旷。

"过穷旅雁书难得,啼杀饥乌曲未成",诗人表达了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但由于路途遥远、条件艰难,书信难以送达。这里“旅雁”指的是远行的客人,而“啼杀”则是形容饥饿的小鸟,这里用来比喻作者自己无力完成诗篇。

"急节何当容白发,流尘只欲傍华缨",这两句表达了时间紧迫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诗人感叹时光易逝,头发迅速变白,生命如同流沙难以把握,而自己的愿望只是想要靠近那些华丽的生活,但又感到自己与之之间隔阂重重。

"临高莫讶频东顾,忧国思君不为名",诗人站在高处,不必惊叹什么,只是在频繁地向东方回首,那里有他所忧虑的国家和所思念的人。这里的“思君”可能指的是远方的亲友或是政治上的君主,而这种忧虑与思念,并非为了个人的名誉。

总体来说,这是一首充满了深沉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个人内心世界的抒发,表达了时间流逝、生命无常以及对亲友国家的思念之情。

作者介绍
宋庠

宋庠
朝代:宋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猜你喜欢

再次沧江韵·其二

野迥江空云意閒,清风唤客度东关。

掺掺竹柏青垂地,炯炯宾朋玉立山。

酒为心知一开口,话逢理到两舒颜。

啸吟风月江头路,此意羲皇向上还。

(0)

永康道中·其一

涨渌无风影自摇,芡花生刺藕花娇。

山禽不记春归去,深树一声婆饼焦。

(0)

梦中亦役役

半夜群动息,五更百梦残。

天鸡啼一声,万枕不遑安。

一日一百刻,能得几刻閒。

当其閒睡时,作梦更多端。

穷者梦富贵,达者梦神仙。

梦中亦役役,人生良鲜欢。

(0)

次韵梅花

百花看遍莫如梅,更向群芳缺际开。

寒冷怕行门外路,为渠踏雪过山来。

(0)

伏龙山民宋正甫湖山清隐乃唐诗人陈陶故圃曾景建作记俾仆赋诗

故人昔住金华峰,面带双溪秋水容。

故人今住伏龙山,陈陶故圃茅三间。

千载清风徐孺子,门前共此一湖水。

百花洲上万垂杨,白鸥群里歌沧浪。

故人心事孺子高,故人诗句今陈陶。

短衣饭牛不逢尧,何如绣鞍上著锦宫袍。

瓦盆对客酌松醪,何如紫霞觞泛碧葡萄。

豆萁然火度寒宵,何如玉堂夜照金莲膏。

吟成秃笔写芭蕉,何如沉香亭北醉挥毫。

再三问君君不对,目送飞鸿楚天外。

细读山中招隐篇,超然意与烟霞会。

照影湖边双鬓皓,此计知之悔不早。

三椽可办愿卜邻,荷锸相随种瑶草。

(0)

豫章东湖避暑·其二

遍访诸亭馆,苍苔掩旧踪。

十年如昨日,万象又秋容。

阅世存乔木,沿堤倚瘦筇。

何人杀风景,斫尽木芙蓉。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