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日无心佩紫囊,一生裘葛是衣裳。
但知野服寻山便,不学唐装又晋装。
少日无心佩紫囊,一生裘葛是衣裳。
但知野服寻山便,不学唐装又晋装。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对服饰态度的自由与随性,以及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与追求。诗中“少日无心佩紫囊”,开篇即展现出诗人年轻时对传统束缚的不屑,拒绝佩戴象征身份地位的紫色囊袋,暗示了他对自由个性的向往。接着,“一生裘葛是衣裳”一句,进一步强调了他一生以裘(皮衣)和葛(粗麻布衣)为常服,展现了简朴的生活方式和对物质的淡泊。
“但知野服寻山便”,表明诗人追求的是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穿着朴素的野外服装,方便在山林间自由行走,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亲近与热爱。“不学唐装又晋装”,则通过对比,强调自己不拘泥于任何特定的风格或时代风尚,而是保持自我,追求内心的自由与真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述诗人的服饰选择和生活态度,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崇尚自然、追求内心自由的精神境界。诗人以简朴的生活方式和对自然的热爱,展现了个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生活哲学。
当年畏路苦驱驰,往事于今有所思。
千山历转听猿道,三径犹临浴鹤池。
老作蠹鱼空玩日,杜门却客从真率。
时邀社酒问农桑,或向古人寻著述。
泉石逍遥赋遂初,蓬蒿密拥一郊居。
杖屦忽回方外辙,冠裳再逐府中趋。
自甘阅历风尘久,岂谓憣然辞?亩。
意气纵横类若无,身世浮沉亦何有。
小草谁令复出山,强将名姓在人间。
考槃尚忆林园乐,结辔难忘道路艰。
看看世事徒劳耳,屈指科名越二纪。
薄宦宁能但俛眉,优游却道衡门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