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门傍水是通津,夜理渔蓑昼卖薪。
晚市醉归逢鼓吹,笑携稚子看官人。
柴门傍水是通津,夜理渔蓑昼卖薪。
晚市醉归逢鼓吹,笑携稚子看官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渔夫在水边的生活场景,充满了田园诗般的宁静与和谐。首句“柴门傍水是通津”,描绘了渔夫居住的简朴环境,门前的小溪既是生活用水的来源,也是通往外界的通道,体现了自然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夜理渔蓑昼卖薪”则展现了渔夫的双重身份和生活方式。夜晚,他整理着捕鱼用的蓑衣,准备第二天的出海;白天,则以砍柴为生,维持家庭的日常所需。这种劳作的多样性,反映了古代农民生活的艰辛与多面性。
“晚市醉归逢鼓吹,笑携稚子看官人”这一句,将画面推向了高潮。傍晚时分,渔夫带着一天的疲惫和丰收的喜悦归来,恰逢集市上的热闹场面,他带着孩子一同欣赏,笑声洋溢,充满生活的情趣。这里不仅展现了渔夫的乐观态度,也体现了他对家庭的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渔夫平凡而充实的生活状态,以及他对自然与家庭的深厚情感,是一幅生动的乡村生活画卷。
水曹耳孙冰玉质,亦爱观梅东阁立。
梅梢乾雪手可拈,拾取春芽和琼液。
方炉炽火金乌腾,孤铛煮月银蟾泣。
珠玑脱串暗有声,瑶琼碎屑轻无迹。
萍雨疑跳春浪惊,松风误杂秋声急。
鹤飞影堕烟榻寒,蛟浮气袅云窗湿。
风流不让陶谷誇,高致敢与卢仝敌。
诗脾凉沁蔗浆融,渴吻香零甘露浥。
吟哦几度三咽馀,乾坤清气归胸臆。
有客有客颀而长,短髭漆黑双瞳光。
东门邂逅喜觌面,问之桑梓应同乡。
昨朝叩门特相访,屐齿齧碎残花香。
自言家住鳙溪上,结屋为扁耕云堂。
昔年勤力事稼穑,驱牛暝踏山雨凉。
朝耕西畴云扑帽,夜归北陇云沾裳。
春烟染成秀苗绿,秋风吹熟嘉实黄。
去年随云向闽粤,荐剡已铨薇省郎。
如何奉使不惮远,仙槎泛海波茫茫。
今年携云返故里,翻思旧业将就荒。
云归岩岫人在野,愿欲居隐歌时康。
徐稚东湖有高躅,子真谷口流遗芳。
古今人物傥可并,悠悠千载遥相望。
貉为山狐种,獭乃水畜类。
云胡一滩中,异性岂同聚。
今始知其然,有石高赑屃。
朝夕相舂撞,千古流不去。
聚腋难为裘,得鱼岂能祭。
百川俱朝宗,到海已东逝。
我来治花封,怀徕念民事。
当为忠謇臣,肯负清白吏。
羞涩钱留囊,光怪诗盈笥。
三年朝帝京,扁舟风水驶。
父老有深期,临岐忍挥泪。
旋舻当再经,浩荡波声注。
忆昔少年日,父母俱在堂。
二弟娱戏彩,怡怡称寿觞。
此乐不可得,此景不可常。
情深风木感,陨涕空悲伤。
每怀鞠育恩,有志苦未偿。
今年踰知命,鬓发已半苍。
微名误举保,出宰山水乡。
妻孥应念我,远在天一方。
旅思何郁郁,暌离惨中肠。
无为儿女态,气节当慨慷。
愿言施政成,居民化循良。
焚香重载拜,白鹤方南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