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荡中流,石桥跨横截。
赑屃鳌背高,迢遰虹影灭。
泠泠青蘋风,皎皎黄芦月。
往来行旅多,泥淖没车辙。
惜别歌骊驹,歌声何激烈。
矫首凉云飞,为送南归客。
卢沟荡中流,石桥跨横截。
赑屃鳌背高,迢遰虹影灭。
泠泠青蘋风,皎皎黄芦月。
往来行旅多,泥淖没车辙。
惜别歌骊驹,歌声何激烈。
矫首凉云飞,为送南归客。
这首明代诗人唐文凤的《赋宛平十景诗·其五·卢沟桥》描绘了卢沟桥的美景和送别情境。诗的前四句“卢沟荡中流,石桥跨横截。赑屃鳌背高,迢遰虹影灭”生动地展现了卢沟桥横跨河流,桥身如巨龟背脊般高耸,彩虹倒映在水面消失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壮丽而神秘的氛围。
接下来,“泠泠青蘋风,皎皎黄芦月”通过轻风拂过青萍,明亮的月光照亮黄芦,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冷的画面,暗示着夜晚的来临和离别的寂静。
“往来行旅多,泥淖没车辙”则反映了桥上繁忙的交通,以及道路湿滑,车轮陷入泥泞的现实状况,增添了旅途的艰辛。
最后两句“惜别歌骊驹,歌声何激烈。矫首凉云飞,为送南归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送别时的歌声激昂,抬头望向随风飘动的凉云,寄托了对南归客的深深祝福。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卢沟桥的景色,融入了深情的送别之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群峰奔云涌座隅,下有烟艇浮江湖。
是何淋漓足元气,得非米家海岳图。
细看乃是浑成一片石,天然妙迹非人摹。
昔闻巧匠斫山骨,未闻山水粉绘生石肤。
若云造物作狡狯,却愁混沌凿死将何如。
万里烟云藏咫尺,壁开天地超寰区。
渔舟个个齐荡桨,烟波云岫聊相娱。
我思米颠工画兼嗜石,整冠再拜以丈呼。
石之嶙峋足以壮笔势,画之奔峭与石争盘纡。
石癖画巧两不灭,画留石上永永成形模。
君不见欧公当年石月屏,子美放歌穷虚无。
又不见孤松溟濛石屏上,子瞻长句搜根株。
今公兹屏亦奇绝,愧无大手如两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