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藓红依日,岩松翠耐霜。
入溪看岫色,和月认梅香。
岁暮旅情恶,夜寒灯影光。
劳生真一梦,回首意茫茫。
石藓红依日,岩松翠耐霜。
入溪看岫色,和月认梅香。
岁暮旅情恶,夜寒灯影光。
劳生真一梦,回首意茫茫。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玉山道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之美与人生的哲思。
首联“石藓红依日,岩松翠耐霜”以鲜明的色彩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坚韧。石上的青苔在阳光下呈现出一抹温暖的红色,而岩石上的松树则在严霜中保持着翠绿的颜色,象征着生命力的顽强。
颔联“入溪看岫色,和月认梅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自然之美的体验。诗人步入溪流,欣赏着山峦的景色,月光下的梅花散发出阵阵香气,将视觉与嗅觉的美好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新的氛围。
颈联“岁暮旅情恶,夜寒灯影光”则转而表达诗人内心的思绪。随着季节的更迭,旅途中的孤独与疲惫让诗人的心情变得沉重,但夜晚的一盏灯火却为他带来了温暖与希望,象征着即使在艰难时刻,也总有一线光明。
尾联“劳生真一梦,回首意茫茫”是对人生本质的深刻反思。诗人意识到生活的艰辛与短暂,如同一场梦一般虚幻,回首过往,心中充满了迷茫与感慨。这一联揭示了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与思考,引人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生活哲理的思考以及对人生意义的追问,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浦口断虹,湾头归棹,客襟凉意如许。
苹香吹上了,一幅销魂句。
江郎鬓凋倦旅,漫断阕、拥衾慵赋。
暝色凄魂,薄寒支病,无限倦怀苦。遥天髡尽离树。
理篷窗旧曲,凄绝筝语。怕吹龙笛晚,喷起前滩雨。
汀洲窈窕人何在,怅遗佩、拂尘兰浦。涛雪舞。
诗愁被东流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