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其九十七》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其九十七》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人羡庞公好,全家隐鹿门。

但知山泽美,宁畏虎狼喧。

独树难藏影,旋岚不著痕。

此心无去住,何事更招魂。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向往自然、追求隐逸生活的僧人形象。诗人以庞公隐居鹿门山为典故,表达了对自由自在、远离尘嚣生活的向往。首联“人羡庞公好,全家隐鹿门”直接点出主题,赞美庞公的高洁与隐逸之风,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自己对这种生活方式的羡慕和追求。

接着,“但知山泽美,宁畏虎狼喧”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坚定信念,即使面对潜在的危险也不畏惧。这里通过对比“山泽之美”与“虎狼之喧”,突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执着追求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独树难藏影,旋岚不著痕”则运用自然景象来象征诗人内心的纯净与超脱。独树难以遮蔽身影,旋岚(旋转的风)不留痕迹,这些意象都寓意着诗人的心境纯净无染,不受外界纷扰的影响。

最后,“此心无去住,何事更招魂”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平静生活的深切渴望,以及对心灵自由的追求。这句诗中的“此心无去住”意味着诗人的心灵已经达到了一种超越世俗、无拘无束的状态,而“何事更招魂”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回归自然、保持心灵纯净的坚定决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心灵自由的追求,充满了对自然美的赞叹和对世俗束缚的超越。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寄王汉阳

南湖秋月白,王宰夜相邀。

锦帐郎官醉,罗衣舞女娇。

笛声喧沔鄂,歌曲上云霄。

别后空愁我,相思一水遥。

(0)

旧宫人

歌舞梁州女,归时白发生。

全家没蕃地,无处问乡程。

宫锦不传样,御香空记名。

一身难自说,愁逐路人行。

(0)

寻徐道士

寻师远到晖天观,竹院森森闭药房。

闻入静来经七日,仙童檐下独焚香。

(0)

题润州金山寺

一宿金山寺,超然离世群。

僧归夜船月,龙出晓堂云。

树色中流见,钟声两岸闻。

翻思在朝市,终日醉醺醺。

(0)

奉和圣制早发三乡山行

羽卫森森西向秦,山川历历在清晨。

晴云稍卷寒岩树,宿雨能销御路尘。

圣德由来合天道,灵符即此应时巡。

遗贤一一皆羁致,犹欲高深访隐沦。

(0)

登千福寺楚金禅师法华院多宝塔

多宝灭已久,莲华付吾师。

宝塔凌太空,忽如涌出时。

数年功不成,一志坚自持。

明主亲梦见,世人今始知。

千家献黄金,万匠磨琉璃。

既空泰山木,亦罄天府赀。

焚香如云屯,蟠盖珊珊垂。

悉窣神绕护,众魔不敢窥。

作礼睹灵境,焚香方證疑。

庶割区中缘,脱身恒在兹。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李衡 李昂 刘琨 杨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