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宝灭已久,莲华付吾师。
宝塔凌太空,忽如涌出时。
数年功不成,一志坚自持。
明主亲梦见,世人今始知。
千家献黄金,万匠磨琉璃。
既空泰山木,亦罄天府赀。
焚香如云屯,蟠盖珊珊垂。
悉窣神绕护,众魔不敢窥。
作礼睹灵境,焚香方證疑。
庶割区中缘,脱身恒在兹。
多宝灭已久,莲华付吾师。
宝塔凌太空,忽如涌出时。
数年功不成,一志坚自持。
明主亲梦见,世人今始知。
千家献黄金,万匠磨琉璃。
既空泰山木,亦罄天府赀。
焚香如云屯,蟠盖珊珊垂。
悉窣神绕护,众魔不敢窥。
作礼睹灵境,焚香方證疑。
庶割区中缘,脱身恒在兹。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佛教塔院的庄严与神圣气氛。"莲华付吾师"表明诗人对佛法的尊崇,"宝塔凌太空"则形象地展示了塔的高大和超脱尘世的特质。"数年功不成,一志坚自持"反映出建造这座塔所需的艰辛与毅力。"明主亲梦见,世人今始知"可能暗示着皇帝对此事的关注和认可,以及由此带来的公众的认识。
"千家献黄金,万匠磨琉璃"展示了人们对这座塔的敬仰以及建造过程中所投入的巨大财富和劳动。"既空泰山木,亦罄天府赀"则是对其宏伟规模的一种比喻,强调了它不仅是物质上的壮观,更有精神上的丰富。
"焚香如云屯,蟠盖珊珊垂"描绘出一种庄严肃穆的宗教仪式,而"悉窣神绕护,众魔不敢窥"则表达了塔院所具有的神圣力量和辟邪作用。最后两句"作礼睹灵境,焚香方證疑"与"庶割区中缘,脱身恒在兹"似乎是在讲述个人在此灵境中的体验,以及通过这种体验获得心灵上的解脱和超然。
诗中充满了对佛法的崇敬、建筑的壮观以及精神修行的深邃。通过这样的描绘,岑参不仅展现了多宝塔院的实景,更传递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心灵净化与解脱的宗教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