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牡丹》
《牡丹》全文
宋 / 周弼   形式: 古风

江南牡丹凡有几,德安打头歙为二。

金陵旧物间有之,池阳吴郡皆居次。

地近京畿种偏好,鄂城栽接不草草。

舂土筛泥绕画栏,石甃方坛净如扫。

当头第一带鞓红,腻紫娇黄别作丛。

盘盂擎出最迎日,碧玉万片藏春风。

宝叶丝丝带缕金,锦斑酒晕间攒心。

翻腾栀茜乱朱粉,样各数名分浅深。

低树犹高五六尺,花重刚枝反无力。

迥出层阴转耐看,始悟年深有真色。

晚添细雪来相簇,露醒香魂冷方浴。

倚柱黄昏眼倍明,顿觉夜阑须秉烛。

洛水芳林应更多,不禁飞雨洗铜驼。

酥煎送酒有人在,草没故园无柰何。

莫对馀春起叹嗟,最难保守是繁华。

君看南渡百年内,看到子孙能几家。

(0)
鉴赏

这首宋诗《牡丹》是周弼所作,描绘了江南各地牡丹的种植和品种特色。诗人首先提到了德安和歙县牡丹的卓越地位,接着提到金陵、池阳和吴郡等地的牡丹虽不如前两者,但也各有千秋。京畿之地的牡丹因栽培精细而格外出色,鄂城的牡丹更是精心栽接,环境整洁。

诗人着重描绘了一朵牡丹,其颜色丰富,有鞓红、腻紫、娇黄,花瓣如碧玉般透明,带有金丝纹理,锦斑酒晕般美丽。牡丹花形饱满,即使在低矮的树上也显得高大,花重使得枝条显得无力,但更显其独特韵味。傍晚时分,细雪与露珠增添了牡丹的清冷之美,诗人感叹牡丹的娇艳难以持久,如同南渡后世事变迁,繁华易逝。

最后,诗人以洛阳牡丹的繁多和故园牡丹被草淹没作结,表达了对牡丹盛开的赞美以及对时光流转、人事无常的感慨。整首诗通过对牡丹的细腻描绘,寓含了对人生盛衰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周弼
朝代:宋

周弼(一一九四--一二五五),字伯弜,(又作伯弼,正卿),汝阳(今河南汝南)人,祖籍汶阳(今山东汶上)。周文璞之子。与李龏同庚同里。诗书画皆工,尤擅画墨竹。宁宗嘉定间进士(《江湖后集》卷一小传)。曾任江夏令。十七年(1224)即解官(本集卷二《甲申解官归故居有以书相问者》)。以后仍漫游东南各地,是否复官不详。卒于理宗宝佑三年(1255)。 
猜你喜欢

送张秘书充刘相公通汴河判官便赴江外觐省

前年见君时,见君正泥蟠。

去年见君处,见君已风抟。

朝趋赤墀前,高视青云端。

新登麒麟阁,适脱獬豸冠。

刘公领舟楫,汴水扬波澜。

万里江海通,九州天地宽。

昨夜动使星,今旦送征鞍。

老亲在吴郡,令弟双同官。

鲈鲙剩堪忆,莼羹殊可餐。

既参幕中画,复展膝下欢。

因送故人行,试歌行路难。

何处路最难,最难在长安。

长安多权贵,珂佩声珊珊。

儒生直如弦,权贵不须干。

斗酒取一醉,孤琴为君弹。

临岐欲有赠,持以握中兰。

(0)

即席十韵

住处方窥宋,平生未嫁卢。

暖金轻铸骨,寒玉细凝肤。

妒蝶长成伴,伤鸾耐得孤。

城堪迷下蔡,台合上姑苏。

弄眼难降柳,含茸欲斗蒲。

生凉云母扇,直夜博山炉。

翡翠交妆镜,鸳鸯入画图。

无心同石转,有泪约泉枯。

猿渴应须见,鹰饥秪待呼。

银河正清浅,霓节过来无。

(0)

江行早发

舟子相呼起,长江未五更。

几看星月在,犹带梦魂行。

鸟乱村林迥,人喧水栅横。

苍茫平野外,渐认远峰名。

(0)

拟江令于长安归扬州九日赋

游人倦蓬转,乡思逐雁来。

偏想临潭菊,芳蕊对谁开。

(0)

陪王尚书泛舟莲池

莲塘移画舸,泛泛日华清。

水暖鱼频跃,烟秋雁早鸣。

舞疑回雪态,歌转遏云声。

客散山公醉,风高月满城。

(0)

吴门送客

乱山吴苑外,临水让王祠。

素是伤情处,春非送客时。

不须愁落日,且愿驻青丝。

千里会应到,一尊谁共持。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冯应榴 玄觉 刘知几 江标 章纶 柴中行 薛式 戴名世 周锡渭 许圉师 陆诜 冯澥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