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逢春春日明,鲜云旭日冠高城。
千官表拜当华岁,万国朝元贺太平。
水岸烟浓将柳色,花林风暖欲莺声。
承恩未献椒盘颂,佩玉瞻星下紫清。
二月逢春春日明,鲜云旭日冠高城。
千官表拜当华岁,万国朝元贺太平。
水岸烟浓将柳色,花林风暖欲莺声。
承恩未献椒盘颂,佩玉瞻星下紫清。
这首诗描绘了二月春天的明媚景象,以及宫廷与国家在这一美好时节的庆祝活动。首句“二月逢春春日明”直接点出时节与天气特点,阳光明媚,为全诗奠定了温暖和谐的基调。接着,“鲜云旭日冠高城”一句,以“鲜云”和“旭日”作为视觉焦点,形象地描绘了春日早晨的景象,同时“冠高城”一词,不仅展现了日出时分的壮丽景色,也暗含了皇城的庄严与神圣。
“千官表拜当华岁,万国朝元贺太平”两句,进一步展示了春季庆典的盛况。千官齐集,向皇帝表达敬意,正值华年之际;万国使者前来朝贺,共祝国家的繁荣与和平。这两句不仅体现了明代宫廷的礼仪之盛,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国家稳定与繁荣的共同期待。
“水岸烟浓将柳色,花林风暖欲莺声”描绘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水边烟雾缭绕,柳树新绿,花林间微风吹拂,似乎能听到黄莺的鸣叫声。这些细腻的描写,不仅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色,也暗示了生命的活力与希望。
最后,“承恩未献椒盘颂,佩玉瞻星下紫清”表达了诗人未能亲自参与庆典,但内心充满感激之情。他身着朝服,佩戴玉佩,仰望星空,心中充满了对皇帝恩赐的感激与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这句诗既是对皇帝的尊敬,也是对自己职责的坚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对宫廷庆典的描绘,展现了明代春天的美好景象以及国家的繁荣与和平,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君主的忠诚与敬仰。
月浸春城,花明灯市,游冶佳处。
桥畔云迷,楼头彩结,仙阙应也许。
翠影丛中,艳歌声里,最怕霎时微雨。
还端整、靓妆簇簇,好牵凤俦鸳侣。
千门如昼,六街闲步,不觉签声催五。
宝马尘飞,钿车香惹,群屧争楚楚。
鱼龙游戏,因风忽撼,势若凌空飞去。
听邻女、月地花天,从头细语。
风惊鹿散豫章城,邂逅相逢食楚苹。
佳友在门忘燕寝,故人发药见平生。
只今满坐且樽酒,后夜此堂还月明。
契阔愁思已知处,西山影落暮江清。
秋山不可尽,秋思亦无垠。
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
凉阴一鸟下,落日乱蝉分。
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