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山不可尽,秋思亦无垠。
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
凉阴一鸟下,落日乱蝉分。
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闻。
秋山不可尽,秋思亦无垠。
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
凉阴一鸟下,落日乱蝉分。
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闻。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逋的《宿洞霄宫》,描绘了秋天山中的景色和诗人的思绪。首句“秋山不可尽”展现了秋意浓厚的山峦连绵不断,难以穷尽的壮丽景象。次句“秋思亦无根”则表达了诗人对秋天景色引发的无边思绪,暗示情感的深远和复杂。
接下来,“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两句通过碧绿的山涧中飘流的红叶和青翠树林中点缀的白云,进一步渲染了秋日的色彩斑斓,动静结合,富有画面感。诗人观察细致,将自然之美描绘得如诗如画。
“凉阴一鸟下,落日乱蝉分”写的是傍晚时分,一只飞鸟在清凉的树荫中落下,而蝉鸣声在夕阳下显得纷乱,增添了宁静中的一丝生动与活力。
最后,“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闻”以深夜的芭蕉雨声收尾,引发读者对孤寂夜晚和无人倾听的联想,给人留下回味无穷的意境。整首诗以景寓情,借秋山秋水表达诗人内心的淡泊与宁静,以及对世事的超然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