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袍山静日轮赊,不向干支问岁华。
只有清閒酬步屧,都无技俩扰烟霞。
风翻丛桂堪开社,月上疏篱可看花。
即此便为难老诀,浪言勾漏觅丹砂。
锦袍山静日轮赊,不向干支问岁华。
只有清閒酬步屧,都无技俩扰烟霞。
风翻丛桂堪开社,月上疏篱可看花。
即此便为难老诀,浪言勾漏觅丹砂。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状态,充满了淡泊名利、追求自然与内心的宁静之美。首句“锦袍山静日轮赊”,以“锦袍”象征着诗中人物的高雅与脱俗,而“山静日轮赊”则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与世隔绝的氛围,仿佛时间在这里变得缓慢,太阳也显得格外悠长。这种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体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接着,“不向干支问岁华”一句,表明了诗人对世俗时间的漠视,他更愿意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与自然和谐共处,不受外界变迁的影响。这种超然物外的态度,是许多隐逸之士所追求的精神境界。
“只有清閒酬步屧,都无技俩扰烟霞。”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生活状态——悠闲自在,没有世俗的纷扰,没有功利的追逐,只有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和心灵的自由飞翔。这里的“步屧”指的是行走时所穿的鞋,通过这一细节,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闲适生活。
“风翻丛桂堪开社,月上疏篱可看花。”这两句描绘了诗人与自然界的互动,无论是秋风中的桂花,还是月光下的花朵,都是诗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美好元素。通过这些自然景象,诗人不仅享受了视觉上的愉悦,更在其中找到了精神的寄托和心灵的慰藉。
最后,“即此便为难老诀,浪言勾漏觅丹砂。”表达了诗人对长寿之道的独特见解。他认为,真正的长寿并非在于寻找长生不老的丹砂,而是在于内心的平和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种观点超越了传统的养生观念,强调了精神层面的修养对于健康长寿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以及对自然与内心和谐统一的向往。它不仅是一幅静谧山水的画卷,更是诗人精神世界的写照,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
名山第一磨崖奇,古今第一小篆师。
嵯峨文字压钟隶,伯生曾跋曹丕碑。
又一伯生生苦晚,汲古动我深长差咨。
廿九字石毁复得,七十余载神护持。
岱史纵迷北平许,具名犹备去疾斯。
夜虹熊熊玉女池,风雨离合元君祠。
残星镇地作光怪,渍溜裂石无差虒。
飘然片纸远飞到,挂壁隐隐森鳞而,如麟一角凤一羽。
已冠石墨千圆骊。
申屠徐郑并敛手,何况汝刻之罘遗。
我生五岳未涉一,远梦直蹑鹅峰陲。
安能三日坐卧对,更胝右手精毡椎。
墨缘漫托刘斯立,眼福敢比江邻几。
先向蒋侯乞拓本,岱云冉冉来棼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