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步青云上,逢辰亦盛哉。
十年登两地,四见入中台。
独擅调元手,咸推济世才。
如何天不慭,一夕泰山颓。
平步青云上,逢辰亦盛哉。
十年登两地,四见入中台。
独擅调元手,咸推济世才。
如何天不慭,一夕泰山颓。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吴芾的作品,属于豪放之风。开篇“平步青云上”展现了诗人志存高远、不畏浮云的心境。“逢辰亦盛哉”则表明在每个黎明到来之际,都充满了希望和力量。
接着,“十年登两地,四见入中台”反映了作者十年的时间里有两次重要的升迁,每一次都能够进入朝廷中的核心位置。这里所谓“十年”,可能是指诗人从某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的职务提升,而非实指十年。
“独擅调元手,咸推济世才”则表达了诗人在其位上独当一面,能够掌握重大的权力,并且乐于提拔和帮助那些有才能的人,展现出诗人的胸怀与担当。
末尾,“如何天不慭,一夕泰山颓”则充满了对命运的疑惑和悲哀。这里的“泰山颓”,借用了泰山崩塌这一自然界极端灾变来形容人世间的巨大变故,表现出诗人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时的心情波动。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和心路变化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超凡脱俗的抱负以及对天命无常的感慨,体现了诗人的政治理想与个人的情感世界。
铜驼陌上生秋草,前者刻石今如扫。
儋边半纸半模糊,下床三日成悲恼。
苍史萌芽何可见,要从笔意生秦汉。
欲将奇字问何人,所守一家如小篆。
是中变幻随形模,钟镈鼎鬲匜盘盂。
如何两京到魏晋,搜尽苍崖惟此书。
即今原隶见颠末,仍于画上分锱铢。
燕然有年固可纪,笔势岂得先黄初。
中郎袖手欲无作,正始不逮况其馀。
幸哉一见俱抵掌,翩翩如反古石渠。
且说金陵佛屋何年灯,晋分隋张犹青荧。
忽听荒鸡还自起,资中之刻不徒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