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香风十二楼,平章湖上恣句留。
半间未许神仙占,后乐何知将士忧。
蟋蟀声骄蘋草捷,鬼车啼断木棉秋。
福华编就看如梦,流水桃花为尔愁。
明月香风十二楼,平章湖上恣句留。
半间未许神仙占,后乐何知将士忧。
蟋蟀声骄蘋草捷,鬼车啼断木棉秋。
福华编就看如梦,流水桃花为尔愁。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月色迷人的湖畔景象,诗人陈鸿寿在葛岭之上,感受到香风拂面,漫步于十二楼之间,灵感涌动,挥毫泼墨。他感慨万分,意识到即使美景如神仙所居,却未能完全忘却现实中的将士忧虑。秋天的蟋蟀叫声和鬼车啼鸣交织,增添了凄凉之感,如同木棉树下的秋意。诗人以流水桃花为象征,表达了对世事如梦如幻的领悟,同时也流露出淡淡的哀愁。整体上,这首诗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沧桑感。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