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偈颂一百零一首·其三十七》
《偈颂一百零一首·其三十七》全文
宋 / 释慧性   形式: 偈颂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拈青玉峡,向焦螟眼中。

撮大地来,如粟米粒。

会则事同一家,不会则知我受屈。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慧性所作的偈颂,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禅理。"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强调了万物归一的佛教理念,认为宇宙间看似纷繁的事物本质上都是同一的。"拈青玉峡,向焦螟眼中",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拈取青玉峡,比喻观察事物的细微之处,而"焦螟眼"则象征着狭窄或受限的视角。"撮大地来,如粟米粒",进一步描绘出宏大与微小的对比,暗示了看待世界的不同态度和境界。

"会则事同一家,不会则知我受屈",意思是理解了这个道理,就能认识到世间万物的统一,反之则可能感到困惑或委屈。这句诗寓含了禅修中对智慧的追求和对人生境遇的理解,鼓励人们透过现象看本质,达到豁然开朗的领悟。整体上,这首诗富有哲理,体现了禅宗的直观与简约风格。

作者介绍

释慧性
朝代:宋

释慧性(一一六二~一二三七),号无明,俗姓李,达州巴渠(今四川宣汉东北)人。孝宗淳熙十五年(一一八八)祝发,束包南游。首谒佛照光,又造松源崇岳座下。出世蕲州资福寺,越两年,迁智度寺。后历住南康军庐山归宗能仁、开先华藏、栖贤宝觉、平江府阳山尊相、寿宁万岁等寺。理宗嘉熙元年卒,年七十六。为南岳下十九世,松源崇岳禅师法嗣。有《无明慧性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
猜你喜欢

淮阴感事

淮南木落总高秋,水国阴沉昼倚楼。

桥下渔竿频问讯,云中丹灶迥生愁。

虚闻少府金钱竭,不见支祈铁锁收。

独有词人重览古,一声哀笛动江舟。

(0)

慈恩亭

独行步徐徐,路转平如掌。

古殿少游人,尘积封蛛网。

(0)

新正初三日上遵化文星阁出南城游龙山寺归途见口外人来遵贸易即景吟成一律

圣化通殊俗,商廛会远方。

四围车作堵,白物毳为囊。

言语翻重译,饔飧尚故乡。

文明瞻上国,新制好冠裳。

(0)

孤山放鹤亭

处士人何在,山前夕照来。

亭空不见鹤,磴古尚留梅。

杨柳萦烟嫩,棠梨过雨开。

今朝閒系艇,还自爱贤才。

(0)

游焦山作歌叠旧作韵

金山岂无山胜在包以屋,焦山亦有屋胜在山之腹。

髯翁为弟长老兄,至今謦欬聆其声。

君子之交淡如水,每到金焦辄怀彼。

长江风静波不起,青雀片刻旋至止。

定慧寺礼金粟身,左首行斋昔无是。

无过小憩缘此辰,楼台位置费太勤。

成事不说自排解,后言宁免他纷纭。

梅花已开冰玉色,竹枝全写龙凤文。

梅竹之间得句返,兴致亦足标岩云。

槎枒万树青氛氲,一条曲径菁葱分。

造极忽豁万里目,吴颠魏踬气早吞。

百年熙和五载狩,象山迎跸笙歌闻。

(0)

枕峦亭

假山垒真石,相忘以岁久。

四柱枕其巅,风月随所受。

峭茜苍崖矗,偨池翠阴纠。

岂不在城郭,居然谓林薮。

移情咫尺间,濠濮夫何有。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