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士人何在,山前夕照来。
亭空不见鹤,磴古尚留梅。
杨柳萦烟嫩,棠梨过雨开。
今朝閒系艇,还自爱贤才。
处士人何在,山前夕照来。
亭空不见鹤,磴古尚留梅。
杨柳萦烟嫩,棠梨过雨开。
今朝閒系艇,还自爱贤才。
这首诗描绘了孤山放鹤亭的宁静与美丽,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首联“处士人何在,山前夕照来”,以问句形式引出主题,仿佛在询问隐居的高士是否还在,而夕阳的余晖则为画面添上了温暖而深邃的背景。接下来的“亭空不见鹤,磴古尚留梅”两句,将视线从远处的景色拉近至亭子本身,空无一人的亭台与古旧的石阶上残留的梅花形成对比,既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往日的繁华与静谧。
“杨柳萦烟嫩,棠梨过雨开”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嫩绿的杨柳随风轻摆,仿佛在烟雾中舞动,而经过雨水洗礼的棠梨花则竞相开放,展现出生机勃勃的活力。这两句不仅展现了季节更替之美,也寓意着生命的循环与希望。
最后,“今朝闲系艇,还自爱贤才”表达了诗人对悠闲生活的向往和对人才的尊重。诗人乘舟而来,享受着这份宁静与美好,同时也表达了对能够与贤才相遇的喜悦之情。整首诗通过景物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高尚人格的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