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子扶亲丧,崎岖度湘巘。
岂无当涂人,孰肯为封传。
跣足行万里,仅能及乡县。
埋玉谋荒山,此计堕瀰漫。
世无郭元振,一举四十万。
积微会众力,庶可咄嗟办。
欧子扶亲丧,崎岖度湘巘。
岂无当涂人,孰肯为封传。
跣足行万里,仅能及乡县。
埋玉谋荒山,此计堕瀰漫。
世无郭元振,一举四十万。
积微会众力,庶可咄嗟办。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庭圭所作的《赠欧阳伯威》。诗中描绘了欧阳伯威扶助父亲灵柩,历经艰辛穿越湘巘山的情景。诗人通过这一场景,表达了对欧阳伯威孝顺品德的赞美。
诗中提到欧阳伯威在没有权势之人愿意为他撰写传记的情况下,独自一人跋涉万里,只为将父亲安葬于家乡。然而,他所计划的墓地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实现。诗人感叹世道无公义,若非有如郭元振这样的英雄人物,即使付出四十万兵力也无法解决此事。最后,诗人希望欧阳伯威能够聚集众人之力,共同完成安葬父亲的心愿,表达出对他的支持与鼓励。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欧阳伯威行为的描述,展现了其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环境中的某些问题。
流转人间,判受尽、千回肠断。
那得似、皋鱼孝子,伯鸾仙眷。
独立斜阳飞絮满,回看逝水华年贱。
问二毛、始见在何时,吾能算。心何有,有冰炭。
置何处,中心乱。且狂歌骂座,自工排遣。
楚泽坠芬明月佩,曲江感赋秋风扇。
又浮生、无谓过今朝,从欢宴。
澹云微雨登高楼。今昔悠悠万斛愁。
昨夜西风捲林雾,苍茫一览江天秋。
五载重游汉江渚,解佩当年偕稚齿。
白水心肠不改初,青山面目浑犹是。
男儿未具封侯骨。埋首禅巢复诗窟。
题诗空忆鹤千年,点石难酬金十笏。
明珠荆璞人不识。古月好花那抛得。
浮躯七尺蒿与蓬,酒怀空吸春江色。
到眼繁华付雪泥。江头芳草碧凄凄。
日暮晴川隔烟水,笛声吹度海云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