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天垂象不难知,只顾人间仔细思。
男事直须耕作本,女工当以织为基。
一犁烟动星河晓,十丈丝成斗柄移。
怪煞古今词赋客,每逢此夕说相离。
上天垂象不难知,只顾人间仔细思。
男事直须耕作本,女工当以织为基。
一犁烟动星河晓,十丈丝成斗柄移。
怪煞古今词赋客,每逢此夕说相离。
这首《七夕咏牛女》由明代诗人盛镛所作,通过对天上与人间的对比,以及对男女角色的描绘,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与哲理。
首句“上天垂象不难知”,开篇即点出宇宙间万物皆有其规律,暗示着自然法则的不可违逆。接着“只顾人间仔细思”一句,引导读者深入思考人世间的道理,引出下文对男女角色的探讨。
“男事直须耕作本,女工当以织为基。”这两句诗通过“耕作”和“织”两个形象的比喻,强调了男性在劳动生产中的基础作用,以及女性在家庭生活中的重要贡献。耕作是男性的责任,织布则是女性的职责,体现了传统社会中性别分工的基本原则。
“一犁烟动星河晓,十丈丝成斗柄移。”这两句描绘了牛郎与织女在七夕之夜相会的情景。牛郎挥动犁耙,烟雾缭绕,仿佛是黎明前的曙光;织女则以十丈长丝编织,斗柄随之移动,象征着时间的流转。这一场景既浪漫又富有诗意,表达了人们对爱情的美好向往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最后,“怪煞古今词赋客,每逢此夕说相离。”诗人感叹于古今文人墨客每逢七夕之夜,总是谈论离别之情,而忽略了牛郎织女相会的喜悦。这不仅是对传统文学主题的反思,也暗含了对现实生活中人们情感表达方式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不仅展现了中国传统节日七夕的文化内涵,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爱情以及社会角色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