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访汤倅》
《访汤倅》全文
宋 / 汪莘   形式: 古风

文者道之器,诗者文之精。

世儒失本原,谓以一枝鸣。

仆昔颇好学,不与时俗并。

始求为己事,中有济物情。

静与古月俱,动与秋阳行。

先圣此从容,风流被后生。

身世两相违,淹留竟何成。

一丘聊自适,万化争逢迎。

天地露根柢,动植陈性情。

日月显处妙,鬼神隐中明。

老佛既恍惚,诸子亦纵横。

兴衰杂今古,忧豫难悉平。

时买白玉板,写此朱丝声。

似被天公嗔,魑魅出见惊。

秋霜下黄叶,春风自抽萌。

兰花待春风,深林含芳馨。

属闻贤别驾,古学兼韶韺。

仍闻吐佳句,气挟苏州清。

今朝别柴扉,匪敢投公卿。

臭味略相似,长松与茯苓。

(0)
翻译
文学是表达真理的工具,诗歌则是文学的精华。
世俗儒者迷失了根本,只追求表面的名声。
我过去热爱学习,不随世俗潮流。
起初我只想做自己的事,心中怀有济世之心。
静时与古月相伴,动时与秋阳同行。
先贤们举止从容,他们的风范影响着后人。
然而身世与理想相悖,长久停留又有什么成就。
暂且在山丘间自得其乐,万物变化都在眼前。
天地间万物展现本性,动植物各有情感。
日月彰显智慧,鬼神虽隐秘却清明。
老佛思想模糊,诸子百家观点各异。
历史兴衰交织古今,忧虑难以完全消除。
时常购买白玉版,记录这些朱丝琴音。
仿佛触怒了天公,连鬼怪也惊现。
秋霜打落黄叶,春风唤醒生机。
兰花等待春风,深林中散发芬芳。
听说贤能的副使,学问广博且音乐修养高。
还听说他出口成章,言辞中透出苏州的清雅。
今日告别简陋小屋,并非想投靠权贵。
我们的志趣相近,如同长松与茯苓的气味。
注释
文者:文学。
道之器:表达真理的工具。
诗者:诗歌。
文之精:文学的精华。
世儒:世俗儒者。
失本原:迷失根本。
谓:认为。
一枝鸣:表面名声。
仆:我。
颇:相当。
好学:热爱学习。
不与时俗并:不随从世俗潮流。
济物情:济世之心。
静与古月俱:静时与古月相伴。
动与秋阳行:动时与秋阳同行。
先圣:先贤。
此从容:举止从容。
淹留:长久停留。
何成:有什么成就。
一丘:山丘。
聊自适:暂且自得其乐。
万化:万物变化。
争逢迎:都在眼前。
天地露根柢:万物展现本性。
动植:动植物。
鬼神隐中明:鬼神虽隐秘却清明。
老佛:老佛思想。
恍惚:模糊。
诸子:诸子百家。
纵横:观点各异。
忧豫:忧虑。
悉平:消除。
买:购买。
白玉板:白玉版。
朱丝声:朱丝琴音。
似被天公嗔:仿佛触怒了天公。
魑魅:鬼怪。
秋霜:秋霜。
抽萌:唤醒生机。
兰花:兰花。
含芳馨:散发芬芳。
别驾:副使。
古学兼韶韺:学问广博且音乐修养高。
吐佳句:出口成章。
苏州清:苏州的清雅。
柴扉:简陋小屋。
匪敢:并非敢。
臭味:志趣。
略相似:相近。
长松:长松。
茯苓:茯苓。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汪莘的《访汤问》,是一篇表达个人学术追求和生活态度的作品。全诗围绕“文”与“诗”的主题,展开对知识、学问和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

"文者道之器,诗者文之精"一句,直接点出了文学创作的重要性,以及诗歌在文学中所占据的地位。作者通过这样的开篇,不仅彰显了个人对于文学艺术的高度重视,也表达了一种对传统文化的尊崇与继承。

接下来的几句,"世儒失本原,谓以一枝鸣。仆昔颇好学,不与时俗并。始求为己事,中有济物情。"描绘了作者对于当代士人丧失根本、浮于表面的批评,以及个人对知识的追求和不随波逐流的坚持。这里的“一枝鸣”形象,强调了文学创作的独立精神和个性张扬,而“始求为己事”则透露出作者对于自我实现与社会责任的平衡考虑。

"静与古月俱,动与秋阳行。先圣此从容,风流被后生。身世两相违,淹留竟何成。"这些句子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于时间、历史和个人命运的沉思。这里的“静”、“动”与“古月”、“秋阳”的对比,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感受,也反映了其内心世界的平和与波折。

"一丘聊自适,万化争逢迎。天地露根柢,动植陈性情。日月显处妙,鬼神隐中明。老佛既恍惚,诸子亦纵横。兴衰杂今古,忧豫难悉平。"这部分诗句,则展现了作者对于宇宙万象、生命轮回以及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悟。在这里,作者通过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变化的观察,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兼容并蓄的哲学态度。

"时买白玉板,写此朱丝声。似被天公嗔,魑魅出见惊。秋霜下黄叶,春风自抽萌。兰花待春风,深林含芳馨。"这几句诗,通过对书法、音乐和自然景象的描写,再次强调了作者对于艺术创作和个人修养的重视,同时也表现出一种对于生命流转、季节更迭的感慨。

最后,"属闻贤别驾,古学兼韶韺。仍闻吐佳句,气挟苏州清。今朝别柴扉,匪敢投公卿。臭味略相似,长松与茯苓。"这部分诗句,则是作者对于友人或同道中人的怀念和敬仰之情的表达。在这里,通过对古学和佳句的追忆,以及对自然景物的联想,作者不仅展现了个人的人文情怀,也体现了一种超越时空、与先贤交流的情感。

总体来说,这首诗是一篇蕴含深意、情感丰富且哲理深邃的佳作。它通过对文学创作、个人修养和生命意义的探讨,展现了作者对于人生和宇宙的深刻理解,以及其独特的人文关怀和艺术追求。

作者介绍

汪莘
朝代:宋   字:叔耕   号:柳塘   籍贯:休宁(今属安徽)   生辰:1155~1227

汪莘(1155~1227)南宋诗人。字叔耕,号柳塘,休宁(今属安徽)人,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猜你喜欢

宫怨

几回飞梦到昭阳,梦断依然隔渺茫。

起立苍苔罗袜冷,玉阶昨夜有微霜。

(0)

吊梅道人墓

古墓棱嶒卧断碑,白杨高树叫寒鸱。

閒云终日自来去,不见梅花老画师。

(0)

赋得朝雨送施先生

片雨城南晓,劳歌惜解携。

马迟村径滑,云暗海天低。

弱柳愁含泪,芳尘软著泥。

那堪当此际,又听鹧鸪啼。

(0)

过滟滪堆

扁舟西岸玉芙蓉,疏凿由来夏后功。

逆濑风高防马象,清秋水冷问蛟龙。

家乡已出五千里,山障方穿十二重。

最是逋臣思惆怅,江流呜咽响淙淙。

(0)

至正庚辛唱和诗得地字

寄家槜李城,情为姻交系。

时登城上楼,吴山望天际。

去年向西湖,重寻烟水契。

蓦闻兵变起,谍问若天坠。

举足不敢前,念之心欲碎。

兼旬难方解,归舟急偏滞。

半道闻乡信,十言九不是。

踉跄入郭门,闾阎成赤地。

到家见妻孥,喜极翻涕泪。

具言邻公衙,吏兵救逾至。

男女十九人,幸免毒蜂刺。

琴书赖复完,疏狂更容肆。

翘手见辉光,恍惚疑梦寐。

(0)

百哀诗·其六十二董宗文

连山及龟藏,该博贯诸传。

鹗荐喜三捷,蚁酣经百战。

策献黄金墀,酒侍琼林宴。

杞梓成摧残,斯文泪如线。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