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书怀·其一》
《书怀·其一》全文
宋 / 宋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颜徒陋巷不堪忧,日晏南荣拥敝裘。

已识交情一贵贱,宁论书置自沈浮。

争名在昔闻探穴,嗅饵何人肯直钩。

强欲诛茆启三径,邑中无客继羊求。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宋祁的作品,名为《书怀》。通过对这首诗的鉴赏,我们可以窥见诗人内心深处的忧虑与不满,以及他对于世态变迁的感慨。

首句“颜徒陋巷不堪忧”,描绘出诗人行走在狭窄而肮脏的小巷中,心中充满了不可言说的忧愁。这里,“颜”指的是面容,通过外表的变化反映内心的痛苦。“徒陋巷”则是对环境的刻画,显示出诗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并不好。

紧接着“日晏南荣拥敝裘”,诗人在黄昏时分,身披破旧的衣物,以示其贫穷的境况。这里,“南荣”可能是指某个地点,而“拥敝裘”则表明了诗人的生活窘迫。

第三句“已识交情一贵贱”,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朋友间交往的看法,即朋友之间的情谊会随着个人地位的高低而变化,显得格外沉重。这里,“已识”意味着诗人的深刻理解。

第四句“宁论书置自沈浮”,则是说诗人宁愿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让这些文字自己在世间流传,不去计较是否会被人所理解或接受。“宁论书”显示出诗人对文学的重视和信仰。

接下来的“争名在昔闻探穴,嗅饵何人肯直钩”,表达了诗人对于追求名誉的态度。这里,“争名”是指人们为了名利而竞相攀援,而“探穴”则象征着深入探索真理。“嗅饵”意指寻找食物,暗喻那些为名利奔波之人。而最后的“何人肯直钩”,则是在质疑是否有人愿意像直接使用钩子一样,诚实地面对和处理问题。

最后两句“强欲诛茆启三径,邑中无客继羊求”表现了诗人对于社会现状的不满。这里,“强欲诛茆”指的是希望严厉惩治那些作恶多端之徒,而“启三径”则是开辟新的道路,以示改革之意。“邑中无客继羊求”,则是在说诗人所在的地方,没有外来的游子来访,人们都像跟随着羊群一样盲目追随。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境遇的描写和对社会现象的批判,表达了诗人对于当时社会的不满和个人的无奈。宋祁作为北宋初年的一位文学家,其作品常常表现出对现实的深刻观察和批判精神,这首《书怀》正体现了这一特点。

作者介绍
宋祁

宋祁
朝代:宋   字:子京   籍贯: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   生辰:998~1061

宋祁(公元998年—公元1061年),字子京,小字选郎。祖籍安州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高祖父宋绅徙居开封府雍丘县,遂为雍丘(今河南商丘民权县)人。北宋官员,著名文学家、史学家、词人。司空宋庠之弟,宋祁与兄长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范镇为其撰神道碑。天圣二年进士,宋祁初任复州军事推官,经皇帝召试,授直史馆。
猜你喜欢

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其七

寒食花枝插满头,茜裙青袂几扁舟。

一年一度游山寺,不上灵岩即虎丘。

(0)

得家问·其二

万里平泉梦,谁怜创业难。

已闻封树伐,敢惜赐书残。

鹰击宁论饱,乌栖不奈寒。

长平门下客,知复几任安。

(0)

幽谷晚饮

一径入蒙密,已闻流水声。

行穿翠筱尽,忽见青山横。

山势抱幽谷,谷泉含石泓。

旁生嘉树林,上有好鸟鸣。

鸟语谷中静,树凉泉影清。

露蝉已嘒嘒,风溜时泠泠。

渴心不待饮,醉耳倾还醒。

嘉我二三友,偶同丘壑情。

环流席高荫,置酒当峥嵘。

是时新雨馀,日落山更明。

山色已可爱,泉声难久听。

安得白玉琴,写以朱丝绳。

(0)

与谢三学士唱和八首.和游午桥庄

晓坛初毕祀,弭盖共寻幽。

鸟哢林中出,泉声冰下流。

攀条惊雪尽,翻袂爱风柔。

好驻城南马,春桑遍陌头。

(0)

奉酬监镇梁丈所惠腊梅之什

腊梅好好花枝閒,官亭楚楚岁事阑。

思量穷冬损情思,感激芳意生容颜。

孤标不是如许骨,野落可能禁此寒。

谁信鱼盐屈诗客,三更绕树兴未残。

(0)

草堂

上林不花一水净,游鱼姿媚翻寒景。

钓蓑风冷天欲霜,惟有白鸥双对影。

北邻白帻南乌巾,暮鸦共集无行人。

草堂老翁唤不醒,孤照野梅消息新。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