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清凉山赞佛诗.四首·其二》
《清凉山赞佛诗.四首·其二》全文
明 / 吴伟业   形式: 古风

伤怀惊凉风,深宫鸣蟋蟀。

严霜被琼树,芙蓉凋素质。

可怜千里草,萎落无颜色。

孔雀蒲桃锦,亲自红女织。

殊方初云献,知破万家室。

瑟瑟大秦珠,珊瑚高八尺。

割之施精蓝,干佛庄严饰。

持来付一炬,泉路谁能识!

红颜尚焦土,百万无容惜。

小臣助长号,赐衣或一袭。

只愁许史辈,急泪难时得。

从官进哀诔,黄纸抄名入。

流涕卢郎才,咨嗟谢生笔。

尚方列珍膳,天厨供玉粒。

官家未解菜,对案不能食。

黑衣召志公,白马驮罗什。

焚香内道场,广坐楞伽译。

资彼象教恩,轻我人王力。

微闻金鸡诏,亦由玉妃出。

高原营寝庙,近野开陵邑。

甫望仓舒坟,掩面添凄侧。

戒言秣我马,遨游凌八极。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朝末年清初诗人吴伟业所作的《清凉山赞佛诗·其二》。诗中以深秋的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宫廷中的凄凉景象和奢华浪费,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对佛教信仰的寄托。

"伤怀惊凉风,深宫鸣蟋蟀",诗人以凉风和深宫中的蟋蟀声,渲染出一种孤寂和凄清的氛围。"严霜被琼树,芙蓉凋素质",进一步描绘了严寒下花草凋零的景象,暗示了皇家的衰败。

"可怜千里草,萎落无颜色",千里草象征着广阔的社会,草木的凋零象征着民生凋敝。"孔雀蒲桃锦,亲自红女织",看似华丽的织物,实则揭示了宫廷生活的奢侈和民间疾苦的对比。

"殊方初云献,知破万家室",远方的贡品虽多,却不知耗费了多少百姓之家。"瑟瑟大秦珠,珊瑚高八尺",瑰宝的展示更显权贵的贪婪。然而,这些财富最终化为灰烬,"持来付一炬,泉路谁能识",表达了对财富虚无的感慨。

诗人感慨"红颜尚焦土,百万无容惜",暗示了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深忧虑。"小臣助长号,赐衣或一袭",自己身为小臣,只能发出微弱的呼吁。"只愁许史辈,急泪难时得",担忧权贵们的冷漠无情。

诗中还提到官员们对佛事的热衷,"从官进哀诔,黄纸抄名入",以及皇帝的奢侈生活与不理政事,"尚方列珍膳,天厨供玉粒"。最后,诗人以佛事活动和佛教信仰的崇高地位,表达了对世俗权力的轻视和对宗教精神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反映了明末清初社会的动荡和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无奈。

作者介绍

吴伟业
朝代:清

猜你喜欢

示外生

牵役非吾好,宽情尔在傍。

经过悲井邑,起坐倦舟航。

相宅生应贵,逢时学可强。

无轻吾未用,世事有行藏。

(0)

太清宫闻滴漏

玉漏移中禁,齐车入太清。

渐知催辨色,复听续馀声。

乍逐微风转,时因杂佩轻。

青楼人罢梦,紫陌骑将行。

残魄栖初尽,馀寒滴更生。

惭非朝谒客,空有振衣情。

(0)

赠刘五经

往年长白山,发愤忍饥寒。

埽叶雪霜湿,读书唇齿乾。

群经通讲解,八十尚轻安。

今日江南寺,相逢话世难。

(0)

寄澧阳吴使君

南客西来话使君,涔阳风雨变行春。

四邻耕钓趋仁政,千里烟花压路尘。

去兽未胜除狡吏,还珠争似复逋民。

红兰浦暖携才子,烂醉连题赋白蘋。

(0)

寄益上人

长想寻君道路遥,乱山霜后火新烧。

近闻移住邻衡岳,几度题诗上石桥。

古木传声连峭壁,一灯悬影过中宵。

风骚味薄谁相爱,攲枕常多梦鲍昭。

(0)

寄倪署郎中

风雨冥冥春闇移,红残绿满海棠枝。

帝乡久别江乡住,椿笋何如樱笋时。

海内擅名君作赋,林间外学我为诗。

近闻南国升南省,应笑无机老病师。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晁错 班昭 刘恒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