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书工拙何足计,名世不难传后难。
当有深知书法者,未容俗子议其间。
学书工拙何足计,名世不难传后难。
当有深知书法者,未容俗子议其间。
此诗《赠彭师立(其一)》由元代著名书法家赵孟頫所作。赵孟頫不仅是书法大家,亦是文人墨客,其作品往往蕴含深意,此诗便是其中一例。
诗中首句“学书工拙何足计”,开篇即表达了对书法学习过程中的态度,认为技艺的精进与否并非衡量价值的唯一标准,体现了赵孟頫对于艺术追求的豁达与超脱。接着,“名世不难传后难”一句,揭示了艺术作品在世间的流传与后世评价之间的差异,强调了作品在时间长河中的命运多变,以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更为深远。
最后两句“当有深知书法者,未容俗子议其间”,则进一步阐述了艺术作品的价值评判应当由真正懂得其内涵与精髓的人来决定,而非被世俗眼光所左右。这不仅是对彭师立个人才能的认可,也是对真正艺术价值的一种肯定,强调了艺术与世俗认知之间的距离,以及艺术作品内在价值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赵孟頫对书法艺术的独特见解,展现了他对艺术创作与评价的深刻思考,同时也体现了其对艺术传承与发展的独到理解。
无上大涅槃,圆明常寂照。
凡愚谓之死,外道执为断。
诸求一乘入,目以为无作。
尽属情所计,六十二见本。
妄立虚假名,何为真实义。
唯有过量人,通达无取舍。
以知五蕴法,及以蕴中我。
外现众色像,一一音声相。
平等如梦幻,不起凡圣见。
不作涅槃解,二边三际断。
常应诸根用,而不起用想。
分别一切法,不起分别想。
劫火烧海底,风鼓山相击。
真常寂灭乐,涅槃相如是。
吾今彊言说,令汝舍邪见。
汝勿随言解,许汝知少分。
孤剑色磨青,深谋秘鬼灵。
离山春值雪,忧国夜观星。
奏凯边人悦,翻营战地腥。
期君归幕下,何石可书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