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望月台》
《望月台》全文
明 / 高启   形式: 古风

台前夜半乌啼时,起望明月弹商丝。

月来照见台上影,松桂满山风露冷。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夜在望月台上赏月的静谧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夜晚的独特氛围和内心的情感波动。

首句“台前夜半乌啼时”,以乌鸦的啼叫作为背景音符,营造出夜晚的寂静与深邃,暗示时间已至深夜,为接下来的活动铺垫了氛围。接着,“起望明月弹商丝”一句,生动地描绘了主人公起身,面对明亮的月光,开始弹奏乐器(可能是指琴瑟一类的弦乐器)的情景。这里的“商丝”指的是音乐中的音阶或曲调,暗示了演奏的旋律与月色相映成趣,增添了情感的层次。

“月来照见台上影”,进一步描绘了月光洒落的情景,不仅照亮了整个台面,还清晰地映出了人的身影。这一句通过光影的对比,强化了夜晚的静谧与神秘感。

最后,“松桂满山风露冷”一句,将视线从台面扩展到四周的自然环境。松树和桂树覆盖的山峦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清冷,风吹过,露珠轻轻摇曳,营造出一种清新而略带凉意的自然景象。这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夜晚望月台上的独特景色和诗人内心的感受,营造出一种静谧、深远而又略带凉意的意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内心世界的细腻表达。

作者介绍
高启

高启
朝代:明   字:季迪   号:槎轩   籍贯:江苏苏州   生辰:1336-1373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
猜你喜欢

登郡楼书怀三首

莫嗔阮氏哭途穷,万代深沉恨亦同。
瑞玉岂知将抵鹊,铅刀何事却屠龙。
九夷欲适嗟吾道,五柳终归效古风。
独倚郡楼无限意,满江烟雨正冥蒙。

(0)

偶有下殇,因而自遣

彭寿殇龄共两空,幻泡缘影梦魂中。
缺圆宿会长如月,飘忽浮生疾似风。
修短百年先后定,贤愚千古是非同。
南柯太守知人意,休问陶陶塞上翁。

(0)

江楼望乡寄内

独上江楼望故乡,泪襟霜笛共凄凉。
云生陇首秋虽早,月在天心夜已长。
魂梦只能随蛱蝶,烟波无计学鸳鸯。
蜀笺都有三千幅,总写离情寄孟光。

(0)

登郡楼书怀

烟雨楼台渐晦冥,锦江澄碧浪花平。
卞和未雪荆山耻,庄舄空伤越国情。
天际寂寥无雁下,云端依约有僧行。
登高欲继离骚咏,魂断愁深写不成。
边郡荒凉悲且歌,故园迢递隔烟波。
琴声背俗终如是,剑气冲星又若何。
朝客渐通书信少,钓舟频引梦魂多。
北山更有移文者,白首无尘归去么。
莫嗔阮氏哭途穷,万代深沈恨亦同。
瑞玉岂知将抵鹊,铅刀何事却屠龙。
九夷欲适嗟吾道,五柳终归效古风。
独倚郡楼无限意,满江烟雨正冥濛。

(0)

梦归故园

桐叶飞霜落井栏,菱花藏雪助衰颜。
夜窗飒飒摇寒竹,秋枕迢迢梦故山。
临水钓舟横荻岸,隔溪禅侣启柴关。
觉来依旧三更月,离绪乡心起万端。
旧馆秋寒夜梦长,水帘疏影入回塘。
宦情率尔拖鱼艇,客恨依然在燕梁。
白鹭独飘山面雪,红蕖全谢镜心香。
起来不语无人会,醉倚东轩半夕阳。

(0)

梦归故园二首

桐叶飞霜落井栏,菱花藏雪助衰颜。
夜窗飒飒摇寒竹,秋枕迢迢梦故山。
临水钓舟横苇岸,隔溪禅侣启柴关。
觉来依旧三更月,离绪乡心起万端。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