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霭千家望欲平,风光著处有诗情。
秋灯小榻留孤艇,疏雨寒城打二更。
石自隔河分别界,人将望驿问何程。
同行我亦朝天客,两鬓羞看雪乱明。
暮霭千家望欲平,风光著处有诗情。
秋灯小榻留孤艇,疏雨寒城打二更。
石自隔河分别界,人将望驿问何程。
同行我亦朝天客,两鬓羞看雪乱明。
这首明代诗人庄昶的《舟中(其一)》描绘了一幅夜晚舟行所见的景象,充满了浓厚的诗意。首句“暮霭千家望欲平”,通过傍晚时分的轻雾弥漫,展现出村庄在薄暮中的宁静与和谐,仿佛能看到万家灯火即将点亮的温馨画面。
第二句“风光著处有诗情”进一步强调了景色中的艺术感染力,暗示诗人眼中处处皆是可供吟咏的优美景致。接下来,“秋灯小榻留孤艇”描绘了舟中夜宿的情境,一盏秋灯照亮了简陋的小床,孤舟独泊,更显诗人旅途的寂寥。
“疏雨寒城打二更”则描绘了细雨敲击着寒冷的城市,时间已至深夜,二更声响起,增添了夜晚的寂静和诗人内心的孤寂情绪。诗人通过“石自隔河分别界,人将望驿问何程”两句,表达了对两岸分界石的遥望以及对未知旅程的询问,流露出对归途或目的地的期待和迷茫。
最后两句“同行我亦朝天客,两鬓羞看雪乱明”,诗人以自我身份揭示,他也是个远行的旅人,面对舟行中映照出的自己两鬓斑白,不禁为岁月流逝而感到一丝羞愧和无奈,同时也透露出对未来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舟行途中所见所感,展现了诗人孤独而又富有诗意的心境。
直省清华接建章,向来无事日犹长。
花间燕子栖鳷鹊,竹下鹓雏绕凤皇。
内史通宵承紫诰,中人落晚爱红妆。
别离不惯无穷忆,莫误卿卿学太常。
夜梦还京北,乡心恨捣衣。
朝逢入秦使,走马唤君归。
驿路清霜下,关门黄叶稀。
还家应信宿,看子速如飞。
天迷迷,地密密。熊虺食人魂,雪霜断人骨。
嗾犬狺狺相索索,舐掌偏宜佩兰客。
帝遣乘轩灾自息,玉星点剑黄金轭。
我虽跨马不得还,历阳湖波大如山。
毒虬相视振金环,狻猊猰㺄吐嚵涎。
鲍焦一世披草眠,颜回廿九鬓毛斑。
颜回非血衰,鲍焦不违天。
天畏遭衔齧,所以致之然。
分明犹惧公不信,公看呵壁书问天。
东风已绿瀛洲草,紫殿红楼觉春好。
池南柳色半青青,萦烟袅娜拂绮城。
垂丝百尺挂雕楹,上有好鸟相和鸣,间关早得春风情。
春风卷入碧云去,千门万户皆春声。
是时君王在镐京,五云垂晖耀紫清。
仗出金宫随日转,天回玉辇绕花行。
始向蓬莱看舞鹤,还过茝若听新莺。
新莺飞绕上林苑,愿入箫韶杂凤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