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景照幽房,荧荧吐焰长。
昔年江上女,曾向乞馀光。
景景照幽房,荧荧吐焰长。
昔年江上女,曾向乞馀光。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宋翔的作品,名为《赋灯》。从这短暂的片段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灯光的细腻描绘和情感寄托。
“景景照幽房”一句,通过重复的“景景”,传达了柔和而连续的光线,它照亮了幽静的房间。这里的“幽房”可能指的是诗人自己的书房或居所,灯光给这宁静的空间增添了一份温暖。
接着,“荧荧吐焰长”一句,则形象地描绘出灯火摇曳、光焰不断的景象。“荧荧”二字同样强调了光线的柔和与连续性,而“吐焰长”则展现了灯火不熄的生机和持续。
最后两句,“昔年江上女,曾向乞馀光。”诗人回忆起往昔在江边遇见的一位女子,她曾经请求过多一点光亮。这可能是对过去某个情感片段的追忆,也可能是在用这个场景比喻自己对于知识或智慧的渴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写灯光和回忆往事,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深邃,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簟波平,残灯半灭,三更梦初醒。两眸炯炯。
见斜月穿窗,閒弄花影。蓦然坐起罗衣冷。
隔楼笙管竞。遥想像、翠帘红烛,空房真寂静。
回思少年爱追凉,槐阴携艳质,香肩曾并。
消薄醉,记亲煮、凤团双饼。歌懒奏、笑垂素颈。
今隔着、银河千万顷。
都不道、那时轻诺,海榴花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