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寒渐退东风暖。漫把湘帘捲。眼前萱草不忘忧。
偏是一丝杨柳、一丝愁。年年对景增凄切。
恨共丁香结。不如掩了碧窗纱。
一任淡烟微雨、送韶华。
轻寒渐退东风暖。漫把湘帘捲。眼前萱草不忘忧。
偏是一丝杨柳、一丝愁。年年对景增凄切。
恨共丁香结。不如掩了碧窗纱。
一任淡烟微雨、送韶华。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的景象与情感。开篇“轻寒渐退东风暖”,春风拂面,寒意消散,温暖的气息扑面而来,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接着“漫把湘帘捲”,轻轻卷起湘帘,让室内与室外的界限变得模糊,仿佛整个世界都充满了春天的气息。
“眼前萱草不忘忧”一句,通过萱草这一意象,表达了即使在美好的春日里,人们仍可能怀有忧愁的情绪。“偏是一丝杨柳、一丝愁”,杨柳随风飘扬,如同人的思绪一般难以捉摸,暗示着愁绪的绵延不绝。
下半阙“年年对景增凄切”,时间的流逝使得每一次面对相似的景色时,心中的哀愁似乎更加深重。“恨共丁香结”,丁香花的美丽与芬芳,却也常常与愁绪相伴,象征着内心的痛苦与挣扎。
最后,“不如掩了碧窗纱,一任淡烟微雨、送韶华”,不如关闭窗户,让淡烟微雨自然地将时光送走,暗示了对现实的逃避,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珍惜。整首词通过对春日景象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作者对生命、时间、自然与情感的深刻感悟。
桃叶桃根逐水流,冷烟凉月几番秋。
篱边强作春风面,满地黄金不替愁。
朱轮千骑出行秋,览胜须登海涌丘。
水与天光远相接,云遮山色半如羞。
先贤祠下修时敬,古剑池边记昔游。
醉墨淋浪足酬唱,归来鼓角动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