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窖眠香红串泪。两眼凝秋水。
被冷叠鸳鸯,有梦何曾,慰贴心头去。
碧云冉冉黄花地。半晌披帷起。
担受峭寒生,不奈虫吟,况续廉纤雨。
粉窖眠香红串泪。两眼凝秋水。
被冷叠鸳鸯,有梦何曾,慰贴心头去。
碧云冉冉黄花地。半晌披帷起。
担受峭寒生,不奈虫吟,况续廉纤雨。
这首《醉花阴》由清代诗人龚静照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女子在秋日夜晚的孤独与哀愁。
首句“粉窖眠香红串泪”,以“粉窖”形容女子的闺房,香气弥漫,却因泪水而显得凄凉。红串泪,暗示着女子内心的痛苦与悲伤,如同鲜红的果实上滴落的泪水,鲜艳而哀伤。
“两眼凝秋水”,进一步刻画了女子的眼神,如同深邃的秋水,透露出无尽的忧郁和思念。凝视之间,仿佛能感受到她内心深处的波澜。
“被冷叠鸳鸯,有梦何曾,慰贴心头去。”描述了女子在寒冷的被窝中,虽然梦见了心爱之人,但梦境并不能真正温暖她的心,反而让她更加思念,更加孤独。
“碧云冉冉黄花地”,转而描绘了一幅秋日黄昏的画面,碧云低垂,黄花遍地,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也暗喻了女子内心的寂寞与无奈。
“半晌披帷起”,写出了女子在长时间的沉思后,终于起身的动作。这一动作虽小,却蕴含了她从沉思到行动的心理变化。
“担受峭寒生,不奈虫吟,况续廉纤雨。”最后四句,通过“峭寒”、“虫吟”和“廉纤雨”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女子身处的环境之冷清与凄凉。她不仅要承受外界的寒冷,还要忍受内心的孤独,以及外界的细雨和虫鸣带来的额外困扰。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女子在秋夜中的孤独、哀愁和对心爱之人的深深思念,情感丰富,意境深远,是清代闺怨词中的佳作。
登天不登山,观海不观水。
认苗须认根,论士须论世。
君以空说莲,无乃涉瓜李。
我以莲喻色,亦随绮语戏。
二罪一状领,政坐各有以。
一以清净观,一以富艳弃。
不知真色中,即是大空耳。
物生天地间,各以形自媚。
若云皆实相,斯理恐无谓。
君诗如乌有,我诗类亡是。
得失付之塞上翁,对花大嚼金壶空。
春晓飞花一尺围,旋看风力悄琼瑰。
广寒宫殿千门启,群玉峰峦四面开。
直节自强深笑竹,清姿堪并绝知梅。
史君賸有延枝意,收拾寒光上酒杯。
筠笼百里故人情,多病文园眼倍醒。
未放茶瓯三百颗,梦魂先过小长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