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赋程伯禹给事漫吾亭一首》
《赋程伯禹给事漫吾亭一首》全文
宋 / 刘一止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道州固伤时,晚岁吾山溪。

彼物何曾争,我自分两畦。

宣州绝代贤,雅志苏群黎。

胸次包峥嵘,不肯去角圭。

何从得漫名,正恐亦偶题。

渺观身世空,万境俱一齐。

浪云出处殊,不悟东自西。

向来功名辙,复入山水蹊。

公今持左符,早晚朝金闺。

生贤出世间,渠能绝攀跻。

要须了此心,泛应忘高低。

昔我盖已漫,今我亦非迷。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刘一止所作,名为《赋程伯禹给事漫吾亭一首》。诗中描绘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与对自然山水的向往之情。

首句“道州固伤时,晚岁吾山溪”,诗人以道州为引子,表达了对时代变迁的感慨,晚年选择隐居山溪,寻求内心的宁静。接着“彼物何曾争,我自分两畦”,通过对比物与人的态度,强调了内心的平和与自我分寸的重要性。

“宣州绝代贤,雅志苏群黎”赞扬了古代贤者的高尚情操,致力于解救百姓疾苦。而“胸次包峥嵘,不肯去角圭”则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即使面对艰难险阻也不愿放弃原则。

“何从得漫名,正恐亦偶题”则对名声的虚妄提出质疑,认为真正的价值不应仅凭表面的名声来衡量。“渺观身世空,万境俱一齐”进一步深化了对人生本质的思考,强调了超越世俗观念,达到心灵的纯净与统一。

“浪云出处殊,不悟东自西”通过自然现象的描述,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变化,提醒人们不应过于执着于事物的表象。“向来功名辙,复入山水蹊”表达了诗人从追求功名转向欣赏自然的转变。

最后,“公今持左符,早晚朝金闺”预示着程伯禹给事将重返朝廷,而“生贤出世间,渠能绝攀跻”则表达了对程伯禹高尚品德的赞美。诗人希望他能保持初心,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能坚守自我。

“要须了此心,泛应忘高低”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强调了内心的平静与超脱,无论面对何种情况都能保持从容不迫的态度。“昔我盖已漫,今我亦非迷”则表明诗人对自己的过去有所反思,现在的他不再迷失,而是找到了自己的道路。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人生、道德等多个层面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哲学洞察力和对理想人格的不懈追求。

作者介绍

刘一止
朝代:宋   号:太简居士   籍贯:湖州归安(今浙江湖州)   生辰:1078~1160

刘一止(1078~1160)字行简,号太简居士,湖州归安(今浙江湖州)人。宣和三年进士,累官中书舍人、给事中,以敷文阁直学士致仕。为文敏捷,博学多才,其诗为吕本中、陈与义所叹赏。有《苕溪集》。 
猜你喜欢

次韵唐立夫永川五柳堂堂李齐年所建十年间三易名立夫作令为复之

我与李侯初不熟,但闻弦歌政声速。

永川鸡犬数山外,迄今语言犹可录。

向来官舍卜清疏,把酒横琴仅容足。

眼前可无起予者,故作斜川著行录。

不妨奄有靖节名,此堂岌岌柳英英。

易名伐树公则去,名尚可复柳易生。

唐侯初来理前事,收拾神名还旧地。

坐令轩冕争夺心,各有田园萧散意。

古人陈迹那复论,丈夫志气高入云。

因知特起豪杰士,不待西伯还明君。

(0)

次牟朝佐见赠韵

郡斋冷秋菰,饭客比僧供。

如何齑盐厨,便谓酒肉梦。

此间百战场,肥瘠较轻重。

霜花气未暖,冰澌砚含冻。

窗梅眩书灯,厌听晓角弄。

乡心竞节物,椒盘已可颂。

一堂元祐师,翠竹忍留凤。

取材有成约,浮海谁与从。

翻然著鞭先,逸足未易鞚。

他日仇池书,为记小有洞。

(0)

彭州送花

市上芳菲小洛阳,谁家细马走红妆。

名花未恨东风老,只恨先生两鬓霜。

(0)

杨尉三和篇补其二以为答不敢虚盛意·其一

前时赤旱要刑鹅,今日平田涨绿波。

不特蛟龙偏得意,可知蚯蚓亦能歌。

(0)

次韵孙翊尉·其一

口头截断不须工,谁信春秋是国风。

笔下均调成一气,东屯唤起杜陵翁。

(0)

送李全甫

已斲长篇饯女生,君犹从我觅诗行。

穷途白眼何须怪,乱世苍颜不足惊。

南国旌旗犹灭没,中原豺虎正纵横。

苏湖亦产人头豆,为问扁舟底远征。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