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与道按田至湖山有诗凡九章次其韵.白云泉》
《与道按田至湖山有诗凡九章次其韵.白云泉》全文
宋 / 沈与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瓦鼓喧喧殢土龙,纸钱零乱野祠中。

谁能向此分馀沥,润泽焦枯不计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农耕社会中祭祀土地神的场景,充满了浓厚的民俗风情和人文关怀。诗人沈与求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农民在田间劳作之余,通过祭祀活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虔诚心情。

首句“瓦鼓喧喧殢土龙”,生动地描绘了祭祀现场热闹非凡的景象。瓦鼓是古代民间祭祀时常用的打击乐器,其声音洪亮,能激发人们的宗教情感。土龙则是古代农耕文化中象征土地神的图腾,人们通过祭祀土龙来表达对土地的敬畏之情。“殢”字在这里形象地表现了人们沉浸在祭祀活动中的状态,显示出仪式的庄重与虔诚。

接着,“纸钱零乱野祠中”一句,进一步渲染了祭祀现场的氛围。纸钱是古人祭祀时常用的祭品之一,焚烧后化为灰烬,寓意着将人间的福气传递给神灵。零乱一词,既描绘了纸钱散落的情景,也暗示了祭祀活动的随意与朴素,体现了民间信仰的质朴与真诚。

后两句“谁能向此分馀沥,润泽焦枯不计功”,则表达了诗人对农民辛勤劳作、默默奉献精神的赞美。在祭祀活动中,人们往往不会计较个人的得失,而是希望通过共同的祈祷,为大地带来雨水,滋润干涸的土地,促进农作物生长。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正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古代农耕社会的祭祀习俗,更深刻地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
沈与求

沈与求
朝代:宋

沈与求(1086—1137),宋代大臣。字必先,号龟溪,湖州德清(今属浙江)人。政和五年进士。历官明州通判、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吏部尚书兼权翰林学士兼侍读,荆湖南路安抚使、镇江知府兼两浙西路安抚使、吏部尚书、参知政事、明州知府、知枢密院事。著有《龟溪集》。
猜你喜欢

自古吟

自古大圣人,犹以为难事。

而况后世人,岂复便能至。

求之不胜难,得之至容易。

千人万人心,一人之心是。

(0)

满江红·其四中秋寄远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

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

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

问常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云液满,琼杯滑。

长袖起,清歌咽。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

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

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0)

破阵子.赵晋臣敷文幼女县主觅词

菩萨丛中惠眼,硕人诗里娥眉。

天上人间真福相,画就描成好靥儿。行时娇更迟。

劝酒偏他最劣,笑时犹有些痴。

更著十年君看取,两国夫人更是谁。殷勤秋水词。

(0)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出山

燕疆不过古北关,连山渐少多平田。

奚人自作草屋住,契丹骈车依水泉。

橐驼羊马散川谷,草枯水尽时一迁。

汉人何年被流徙,衣服渐变存语言。

力耕分穫世为客,赋役稀少聊偷安。

汉奚单弱契丹横,目视汉使心凄然。

石瑭窃位不传子,遗患燕蓟逾百年。

仰头呼天问何罪,自恨远祖从禄山。

(0)

次韵沈立少卿白鹿

白鹿何年养,惊猜未肯驯。

轩除非本性,饮食强依人。

照影冰浮水,飞毛雪洒尘。

独游应已倦,忽见乍疑神。

野色明幽步,烟芜荐卧身。

异姿人共爱,清意尔谁亲。

日暖山苗熟,风微涧草春。

何缘解缰絷,奔放任天真。

(0)

次韵王定国得颍倅二首·其一

仙风入骨已凌云,秋水为文不受尘。

一噫固应号地籁,馀波犹足挂天绅。

买牛但自捐三尺,射鼠何劳挽六钧。

莫向百花潭上去,醉翁不见与谁亲。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