搴藤编箬叶,迎刃解霜筠。
新制平头笠,能遮扑面尘。
影边无别物,世外有閒身。
多谢乘车者,何劳揖故人。
搴藤编箬叶,迎刃解霜筠。
新制平头笠,能遮扑面尘。
影边无别物,世外有閒身。
多谢乘车者,何劳揖故人。
这首诗描绘了在山中生活的人们自制斗笠的过程与感受,充满了自然与生活的和谐之美。
首句“搴藤编箬叶”,生动展现了采集藤条和箬竹叶的场景,体现了山居生活的朴素与自然。接着,“迎刃解霜筠”一句,形象地描述了将竹子切割、处理的过程,霜筠暗示了竹子经过霜冻后的坚韧与美丽。
“新制平头笠,能遮扑面尘”两句,点明了斗笠的制作完成及其实用功能,既保护了山居者免受风尘之苦,也体现了他们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与智慧。
“影边无别物,世外有閒身”则表达了山居者远离尘嚣、心灵自由的状态,他们的世界简单而纯净,仿佛与世隔绝,却自得其乐。
最后,“多谢乘车者,何劳揖故人”两句,以对比的方式,赞美了山居生活的宁静与自在,同时也含蓄地表达了对都市生活的疏离感,以及对真正朋友的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山居生活中的自然之美、劳动之乐以及心灵的自由与宁静,是一幅生动的山居生活画卷。
念子隔江海,浩然时已秋。
蝉鸣关外树,人在水边楼。
发白犹搜句,时清尚旅游。
遥思当永夜,不寐向孤舟。
寂寂感离群,前期何足云。
人从秦岭别,蝉向楚江闻。
村送孤烟起,山空白日曛。
更逢疏叶落,愁绪转纷纷。
杨柳如丝拂画桥,此中留语欲魂销。
还愁别后巴东馆,独听空江半夜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