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汉生波荡素秋,良宵又向客中流;
银钩暗处虚穿巧,玉玺分来总织愁。
天上何尝须驾鹊,人间那得似牵牛!
故乡风物空回首,谁买罗㬋戏綵楼?
碧汉生波荡素秋,良宵又向客中流;
银钩暗处虚穿巧,玉玺分来总织愁。
天上何尝须驾鹊,人间那得似牵牛!
故乡风物空回首,谁买罗㬋戏綵楼?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异乡,在七夕之夜感受到的寂寥与思乡之情。"碧汉生波荡素秋"写出了银河在秋夜中泛起涟漪,营造出清冷的氛围。"良宵又向客中流"表达了诗人作为游子,时光在客居中悄然流逝,倍感孤独。
"银钩暗处虚穿巧"以月牙比喻织女的巧手,她在暗处编织着愁绪,暗示了牛郎织女的相思之苦。"玉玺分来总织愁"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愁绪,将织女的愁情比作玉玺般沉重。
"天上何尝须驾鹊"质疑了鹊桥相会的传统神话,暗示现实中牛郎织女难以相见。"人间那得似牵牛"则表达了人间再无如他们般深情的夫妻,感叹人世间的离别之痛。
最后两句"故乡风物空回首,谁买罗㬋戏綵楼"直抒胸臆,诗人只能空望着故乡的风景,怀念过去的生活,而现实中无人能理解或分享他的情感,无法再像往昔那样在彩楼之上共度欢乐时光。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七夕这一传统节日,寓言式的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以及在外漂泊的孤寂与无奈。
与子比邻计未疏,河梁新驾月明初。
老人轻作三年别,强记难忘一览馀。
节相喜材添局务,寺丞引类惜朝裾。
只愁恋着衙楼好,回厌家山道不如。
烟浓柳径,霞蒸花砌,春深特地芳辰。
蝶侣斗狂,莺雏弄巧,嬉嬉舞态歌唇。西圃集簪绅。
正桂薰兰玉,天寿松椿。
竞捧瑶觥潋滟,来祝纵怀人。当年辍侍严宸。
有星轺问俗,熊轼临民。
康阜政成,蕃宣治美,归休燕处申申。行庆紫泥新。
起钓璜国老,东海之滨。
屈指重开此宴,应已拜平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