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龙吟寺》
《题龙吟寺》全文
宋 / 叶秀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晓色明征辔,疏钟忽断林。

谭经惊虎伏,说法引龙吟。

竹影残镫暗,苔痕落叶深。

客怀无处适,攲枕听霜砧。

(0)
注释
晓色:黎明的光线。
明:明亮。
征辔:出行的马匹。
疏钟:稀疏的钟声。
断:中断。
谭经:讲解佛经。
惊:使...惊讶。
虎伏:潜伏的老虎。
说法:讲经说法。
龙吟:龙的低吟。
竹影:竹子的影子。
残镫:昏暗的灯光。
苔痕:苔藓的痕迹。
落叶:落叶。
深:深沉。
客怀:游子的心情。
无处适:无所寄托。
攲枕:斜倚枕头。
霜砧:寒霜中的捣衣声。
翻译
黎明的曙光照亮了出行的马匹,稀疏的钟声忽然在林中中断。
讲解佛经的声音让潜伏的老虎感到惊讶,讲经说法仿佛引来了龙的低吟。
竹影斑驳,灯光昏暗,落叶覆盖的苔藓显得更深沉。
游子的心情无所寄托,斜倚枕头,倾听寒霜中的捣衣声。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行者在龙吟寺中夜宿的景象和心境。"晓色明征辔,疏钟忽断林"写出了清晨的光线透过树林,而远处传来了钟声,但随即消失在林中,这既描绘了环境之美,也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

"谭经惊虎伏,说法引龙吟"则是说诗人正在诵读佛经,声音深远,以至于连隐居的猛兽也被惊起,而他的讲述之声又仿佛能够引得龙吟,这里龙吟寺的名称与此处的描写相呼应,显示了诗人对佛法的崇敬以及他所处环境的神圣。

"竹影残镫暗,苔痕落叶深"通过竹影和苔痕表现出自然之美,而"落叶深"则透露出季节的转换和时间的流逝,给人以静谧而沉思的感觉。

最后两句"客怀无处适,攲枕听霜砧"表达了诗人的游子情怀,无论走到哪里都难以安顿心神,只能枕着行囊聆听夜晚的霜雪声响,这里的"霜砧"既是自然界的声音,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伤。

总体来说,此诗通过对龙吟寺自然环境和佛教氛围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精神家园的向往以及他那份超然物外的情怀。

作者介绍

叶秀发
朝代:宋

叶秀发(一一六一~一二三○),南宋官吏。字茂叔,学者称南坡先生,金华(今属浙江)人。师事吕祖谦、唐仲友。宁宗庆元二年(一一九六)进士。授福州长溪簿。历庆元府教授,知政和县、休宁县、扬子县。理家绍定元年(一二二八),知高邮军。三年卒,年七十。
猜你喜欢

赠别孙子请告还山

丈夫各有志,所志在千秋。

临岐送将归,解赠双吴钩。

子有高世才,行矣善自谋。

盛年易就衰,去日安可留。

努力万里涂,及时须好修。

肯恋京洛尘,以贻静者羞。

(0)

新秋饮秋涧宅分韵得我字

轻飙送骄阳,嘉节届流火。

故人敞层轩,芳筵列瓜果。

野老才登堂,良朋渐盈坐。

展卷道古今,泯迹忘尔我。

赤日既西匿,凉月升树左。

高天飞白云,历乱不成朵。

迁席向广庭,纵横乐皆可。

既醉乃言旋,竟忘白帻堕。

挥毫赠同心,志合会终妥。

毋然逐轻肥,令人笑委琐。

(0)

武?第五曲谒紫阳精舍

九曲清溪流,此地适居半。

上有丹屏围,下有绿波涣。

嘉木杂异草,神工留奇观。

山川泄幽灵,晦明定昏旦。

茂囿小可耕,浅渠清可灌。

我来谒紫阳,维舟杨柳岸。

怀贤式居庐,访旧穷考按。

钓游本夙心,历览骋披玩。

元理固予会,奈此浮名绊。

行当息尘网,永作青山伴。

(0)

送李进士之京

春风吹岐路,朝日照高城。

青阳既骀荡,林薄亦芬荣。

之子去安适,迢迢入承明。

皇居一何丽,双阙淩太清。

白马振长緌,丹陛罗群英。

匪才惭寡用,高步羡芳声。

盛年志四海,岂徒夸今名。

(0)

雨中简子仁员外

积雨旷朝暮,层城苦沈沈。

端居谁与言,抱此怀人心。

一为轩冕拘,遂使名迹侵。

长愧玄豹姿,隐雾南山岑。

君通微妙理,伫想开尘襟。

(0)

访石田有竹庄

冥冥三十年,役役远行迈。

人生各有寓,参商发长喟。

归来五载荐,会晤一何懈。

君如九皋鹤,巢穴故然在。

兹来勿厌迟,瞻望已足快。

昔树今成行,书屋添多廨。

大儿玉树枝,小儿亦潇洒。

登堂礼阿母,出孙呼再拜。

开宴列肥甘,宾主聿相对。

杯酌乱觥筹,谑浪或至再。

春气陡郁蒸,风雨来冥晦。

乐极情神移,狂歌增慷慨。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