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曲清溪流,此地适居半。
上有丹屏围,下有绿波涣。
嘉木杂异草,神工留奇观。
山川泄幽灵,晦明定昏旦。
茂囿小可耕,浅渠清可灌。
我来谒紫阳,维舟杨柳岸。
怀贤式居庐,访旧穷考按。
钓游本夙心,历览骋披玩。
元理固予会,奈此浮名绊。
行当息尘网,永作青山伴。
九曲清溪流,此地适居半。
上有丹屏围,下有绿波涣。
嘉木杂异草,神工留奇观。
山川泄幽灵,晦明定昏旦。
茂囿小可耕,浅渠清可灌。
我来谒紫阳,维舟杨柳岸。
怀贤式居庐,访旧穷考按。
钓游本夙心,历览骋披玩。
元理固予会,奈此浮名绊。
行当息尘网,永作青山伴。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探访紫阳精舍时所见的自然美景与内心感受。首句“九曲清溪流,此地适居半”以清溪为主线,引出对所在之地的描述,暗示此处环境优美,适合居住。接着,“上有丹屏围,下有绿波涣”通过对比上下的景色,展现了山色与水光的和谐之美。
“嘉木杂异草,神工留奇观”赞美了这里的植物丰富多样,仿佛是大自然精心布置的奇景。接下来,“山川泄幽灵,晦明定昏旦”则赋予山水以生命,暗示其蕴含着深邃的自然之灵,无论昼夜都展现出不同的魅力。
“茂囿小可耕,浅渠清可灌”描绘了一幅田园风光,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作者在“我来谒紫阳,维舟杨柳岸”中,不仅表达了对先贤的敬仰之情,也体现了自己探访的目的地。
“怀贤式居庐,访旧穷考按”进一步展示了作者在探访过程中的思考与感悟,既有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也有对过往的追忆。最后,“钓游本夙心,历览骋披玩”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享受。
“元理固予会,奈此浮名绊”则流露出作者对现实世界的无奈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最后一句“行当息尘网,永作青山伴”表达了作者想要摆脱世俗束缚,与自然为伴的愿望,充满了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个人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美好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对现实世界复杂性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