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息机乃息,人忘鸥亦忘。
逍遥方自得,邂逅岂相妨。
静见水天阔,閒知春日长。
浮沈无一累,谁更问行藏。
意息机乃息,人忘鸥亦忘。
逍遥方自得,邂逅岂相妨。
静见水天阔,閒知春日长。
浮沈无一累,谁更问行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生活。首句“意息机乃息,人忘鸥亦忘”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与世无争的心境,人与自然达到了一种和谐的状态,连鸥鸟都忘记了飞翔,仿佛一切都沉浸在宁静之中。接下来,“逍遥方自得,邂逅岂相妨”则进一步阐述了诗人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即使偶遇他人,也不会妨碍他的内心平静。
“静见水天阔,閒知春日长”两句,通过描写开阔的水面和悠长的春日,展现了大自然的广阔与时间的流逝,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时间的深刻理解。最后,“浮沈无一累,谁更问行藏”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浮沉的淡然态度,认为无论生活如何起伏,都不应成为心灵的负担,更不必为外界的评价所困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体现了宋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精神自由的文化特质。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