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槁如环浪自循,一筇双屐伴行春。
溪翁野老来争席,不识蓬山第一人。
荣槁如环浪自循,一筇双屐伴行春。
溪翁野老来争席,不识蓬山第一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闲适的山中景象。"荣槁如环浪自循"运用比喻,将自然界的生长循环比作环形波浪,形象地展示了生命的生生不息。"一筇双屐伴行春"则写诗人手持竹杖,穿着木屐,在春天的山林中漫步,流露出对自然的亲近与享受。
"溪翁野老来争席"描绘了山中居民的热情好客,他们对这位不知名的"蓬山第一人"(可能指诗人自己)表示欢迎,争相靠近,显示出淳朴的人情味。整体上,这首诗以轻松的笔调展现了山居生活的恬淡与和谐,以及诗人与当地百姓的互动,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愉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十年南北路迢遥,白首重逢荷圣朝。
客食共怀燕市筑,使车曾听广陵箫。
避于金马狂犹在,焚却银鱼去莫招。
杨柳桥边能几醉,不堪惆怅怨柔条。
步出平城门,三市纷已暮。
岩峙虎牢关,威夷成皋路。
煌煌京洛中,冠盖竞驰骛。
企迹紫闼云,扬芬兰台雾。
岂必子公力,猥荷夷门顾。
虚薄罕时才,嘉招忝西赴。
名位故自卑,献纳宁可遇。
引领景运开,奔凑铜龙步。
握管腼英髦,弹冠谢交故。
龙辱谁可惊,衡茅尚吾素。
千金惭非骏,五石偶同瓠。
何当奉简书,归事东菑赋。
秋风日以高,大江流不息。
君居大江西,我寄长淮北。
青冥堕浮云,遗我书一尺。
谁知大雅音,乃在西江侧。
束发慕平生,不奉几与席。
侣匹良亦难,嬿婉那可得。
于心寡欢谐,对面偃蹇色。
何哉弦望思,思矫孤飞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