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明逢九日,习气自多生。
官冷有闲趣,花开无世情。
玄嚣何许是,素浐第存名。
百岁风狂似,东篱且掇英。
眼明逢九日,习气自多生。
官冷有闲趣,花开无世情。
玄嚣何许是,素浐第存名。
百岁风狂似,东篱且掇英。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葛立方在重阳节(九日)之际所作,表达了他对节日的庆祝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首句“眼明逢九日”描绘了诗人因节日的到来而精神焕发,视力敏锐。接下来的“习气自多生”暗示了诗人对世俗习气的淡然态度,他享受着官场清闲带来的乐趣。
“官冷有闲趣”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冷清的喜爱,这种闲暇让他得以品味生活的真谛。“花开无世情”则寓言般地指出,即使世间人事如花开花落般变化无常,诗人的心境依然超脱于世事之外。
“玄嚣何许是,素浐第存名”两句,可能是在借典故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或者是在感慨人生的虚幻与实存。最后,“百岁风狂似,东篱且掇英”以陶渊明东篱采菊的典故,寓意诗人虽身处尘世,但保持着超脱与自然亲近的态度,享受着简朴的生活乐趣。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重阳节的庆祝,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以及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追求。
一切音声相,是人听以耳。
我圜通大士,唯以眼而听。
非特以眼听,六根互为用。
当其互用时,根境不相杂。
譬如帝珠网,交光相融摄。
即此融摄相,各各住自位。
以此三昧力,普施于一切。
俾不离声色,透出声色海。
眼处若闻声,耳处得解脱。
共證十方空,同名观自在。
我作如是赞,定招妄语罪。
既招妄语罪,画者亦是妄。
画者既是妄,此相非真实。
于非真实处,此相常现前。
应作如是观,是真法供养。
上人学苦空,百念已灰冷。
剑头唯一吷,焦谷无新颖。
胡为逐吾辈,文字争蔚炳?
新诗如玉屑,出语便清警。
退之论草书,万事未尝屏。
忧愁不平气,一寓笔所骋。
颇怪浮屠人,视身如丘井。
颓然寄淡泊,谁与发豪猛?
细思乃不然,真巧非幻影。
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
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
阅世走人间,观身卧云岭。
成酸杂众好,中有至味永。
诗法不相妨,此语当更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