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德终惭举,通才例上居。
- 注释
- 薄德:德行浅薄。
通才:指各方面才能出众的人。
上居:位居高位。
- 翻译
- 因为德行浅薄,我始终感到惭愧,作为通才,通常都位居高位。
- 鉴赏
这两句诗是南宋时期文学家赵霈的作品,出自《句》系列的第二首。诗中的“薄德终惭举,通才例上居”,表达了作者对于才能与品德之间关系的深刻反思。
"薄德终惭举"一句,意思是说即使才能再高,如果德行不佳,最终也会感到羞愧和内疚。这强调了品德在个人修养中的重要性,即便有才华,如果缺乏道德的支撑,也难以持久。
接着,“通才例上居”则表达了作者对于才能与品德并重的追求。这里的“通才”指的是广泛的才华或多方面的能力,而“例上居”则意味着把这种才能作为榜样,放在高处以供效仿。这两句诗相互映衬,强调了在人才培养和个人发展中,德与才并重的重要性。
赵霈通过这两句话传达了一种理想,即在追求个人的能力与成就时,不应忽视内在品质的培养。这样的态度不仅体现了作者本人对文化修养的重视,也反映出宋代士大夫阶层对于个人德才并进的社会价值观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新乡王釜厅壁
怜君守一尉,家计复清贫。
禄米尝不足,俸钱供与人。
城头苏门树,陌上黎阳尘。
不是旧相识,声同心自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