怜君守一尉,家计复清贫。
禄米尝不足,俸钱供与人。
城头苏门树,陌上黎阳尘。
不是旧相识,声同心自亲。
怜君守一尉,家计复清贫。
禄米尝不足,俸钱供与人。
城头苏门树,陌上黎阳尘。
不是旧相识,声同心自亲。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边疆地区的清贫生活。开篇“怜君守一尉,家计复清贫”表明诗人对这位担任小官职的朋友感到同情,他的家庭经济状况又恢复到了贫困的状态。紧接着“禄米尝不足,俸钱供与人”则进一步展示了这位官员的俭朴生活,即使自己的薪水(禄米)都不足,还要省吃俭用(俸钱)来帮助他人。
下片“城头苏门树,陌上黎阳尘”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传达了一种边塞萧瑟、孤独寂寞的氛围。最后两句“不是旧相识,声同心自亲”则表明尽管与这位官员并非旧交,但因为声音相似而引起了诗人内心的共鸣和亲切感。
整首诗通过对生活琐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边塞将士的艰苦生活和他们之间的情谊,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岑参对这些平凡而不易的事物所怀有的深情。
酌君以乌程若下之酒,赠君以鲁山于蔿之声。
酒以惜在原兄弟之别,歌以见爱民父母之情。
大江襟喉城铁瓮,万旅连营地势重。
天弧北射扫欃枪,云阳健令时方用。
从官四十腰铜章,莱衣弄孙娱高堂。
未妨刺湿先驭吏,立去败群如牧羊。
茧丝保障优租赋,瓯窭污邪饱禾黍。
冠盖使客应荐贤,不日姓名彻当宁。
索别作恶殊匆匆,呻吟病卧号秋蛩。
松竹读书得新句,缄题数寄北来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