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华逐芳岁,形胜兼韶月。
中席傍鱼潭,前山倚龙阙。
花迎妙妓至,鸟避仙舟发。
宴赏良在兹,再来情不歇。
恩华逐芳岁,形胜兼韶月。
中席傍鱼潭,前山倚龙阙。
花迎妙妓至,鸟避仙舟发。
宴赏良在兹,再来情不歇。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山水之间举行的宴会,充满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享受。诗人以"恩华逐芳岁"开篇,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景色的追随和欣赏。"形胜兼韶月"则进一步强调了季节之美与宴会之盛。
接下来的"中席傍鱼潭,前山倚龙阙"描述了宴会的场所,是在水边山麓之间,一片宁静而又壮丽的景象。这里的"傍"字用得巧妙,意味着与自然亲近,而"倚"则形象地展现了宴会地点的险峻与宏伟。
诗人接着写道"花迎妙妓至,鸟避仙舟发",其中"妙妓"指的是宴会上才艺出众的人物,她们仿佛受到花朵的欢迎。"鸟避仙舟发"则描绘了和谐的自然景象,即便是飞鸟也在这祥和的氛围中选择逃避,显得宴会场所如同仙境。
最后两句"宴赏良在兹,再来情不歇"表达了诗人对此刻美好时光的珍视,以及希望这样的美好能够重复,情感不会衰减。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鲜活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之美的深切体会与无限向往。
树远连天水接空,几年行乐旧隋宫。
花开花谢还如此,人去人来自不同。
鸾凤调高何处酒,吴牛蹄健满车风。
思量只合腾腾醉,煮海平陈一梦中。
别业闻新制,同声和者多。
还看碧溪答,不羡绿珠歌。
自有阳台女,朝朝拾翠过。
绮筵铺锦绣,妆牖闭藤萝。
秩满休闲日,春馀景气和。
仙凫能作伴,罗袜共凌波。
曲岛寻花药,回潭折芰荷。
更怜斜日照,红粉艳青娥。
狂僧不为酒,狂笔自通天。
将书云霞片,直至清明巅。
手中飞黑电,象外泻玄泉。
万物随指顾,三光为回旋。
聚书云霮䨴,洗砚山晴鲜。
忽怒画蛇虺,喷然生风烟。
江人愿停笔,惊浪恐倾船。
为长心易忧,早孤意常伤。
出门先踌躇,入户亦彷徨。
此生一何苦,前事安可忘。
兄弟先我没,孤幼盈我傍。
旧居近东南,河水新为梁。
松柏今在兹,安忍思故乡。
四时与日月,万物各有常。
秋风已一起,草木无不霜。
行行当自勉,不忍再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