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断寒檐月一枝,彩毫呵冻兴来时。
折花庾岭封题后,踏雪灞桥归咏迟。
铁石心肠千载赋,古今香影一联诗。
高歌谁继群贤作,独对孤芳有所思。
吟断寒檐月一枝,彩毫呵冻兴来时。
折花庾岭封题后,踏雪灞桥归咏迟。
铁石心肠千载赋,古今香影一联诗。
高歌谁继群贤作,独对孤芳有所思。
这首元代诗人周巽的《对梅(其二)》以梅花为题材,描绘了诗人与梅花相对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梅花独特的情感和深沉的思考。
首句“吟断寒檐月一枝”,描绘了诗人面对着寒夜中的一枝梅花,思绪万千,吟诵不绝,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邃的氛围。接着,“彩毫呵冻兴来时”,写出了诗人手持彩毫,在寒冷中挥洒创作的激情,表现了他对艺术创作的热爱与执着。
“折花庾岭封题后”一句,通过“折花”这一动作,不仅展现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也暗示了他将梅花作为情感寄托,将其带回家中,封存起来,珍藏这份美好。而“踏雪灞桥归咏迟”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踏雪寻梅,归途中的咏叹,表现了他对梅花的深深眷恋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铁石心肠千载赋,古今香影一联诗”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诗人的心境与梅花的品质相联系,表达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美好事物的永恒追求。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对传统美学的传承。
最后,“高歌谁继群贤作,独对孤芳有所思”表达了诗人面对梅花时的孤独与深思,以及对能够与之共鸣的知音的渴望。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岁月去不留,欢乐迹已陈。
昔为双鸣鹤,饮啄自相因。
今者临当乖,将若参与辰。
自古伤离别,况乃骨肉亲。
我有绿绮琴,一弹意未申。
酌子以大斗,愿子留十旬。
十旬亦不久,景光良足珍。
挥袂即天涯,契阔多悲辛。
红梅一树短可援,攒星万点缀鲜繁。
眼明翻讶看者少,孤士忤俗难与论。
忆昔丰城道中见,枯枝冻折雪压根。
颇伤失所得憔悴,心悲耿耿今犹存。
此树繁华植深院,寂寞无异依荒园。
乃知生意天力与,区区托地何复言。
盛衰开谢两自得,真赏岂必来朱门。
羽族本平天,逸翮较亲上。
双鸽馈东邻,儿童诏能养。
左掩知两雌,匪匹颇相向。
顾兹乳且雏,紫善雄杰相。
惜欠爪牙材,敢与鹰鹯抗。
架上鹦鹉影,林间鹁鸪唱。
嗟尔太无能,凌霄却谁仗。
金萏酒拨醅,烹鲜一供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