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去不留,欢乐迹已陈。
昔为双鸣鹤,饮啄自相因。
今者临当乖,将若参与辰。
自古伤离别,况乃骨肉亲。
我有绿绮琴,一弹意未申。
酌子以大斗,愿子留十旬。
十旬亦不久,景光良足珍。
挥袂即天涯,契阔多悲辛。
岁月去不留,欢乐迹已陈。
昔为双鸣鹤,饮啄自相因。
今者临当乖,将若参与辰。
自古伤离别,况乃骨肉亲。
我有绿绮琴,一弹意未申。
酌子以大斗,愿子留十旬。
十旬亦不久,景光良足珍。
挥袂即天涯,契阔多悲辛。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潘曾玮所作的《送汪小珊归省四首(其三)》。全诗以送别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省的不舍之情。
首句“岁月去不留,欢乐迹已陈”点明了时光流逝,往日欢聚的痕迹已经消逝,为全诗奠定了感伤的基调。接着,“昔为双鸣鹤,饮啄自相因”运用比喻,将友人比作双鸣鹤,共同生活,相互依存,形象地描绘了昔日的亲密无间。
“今者临当乖,将若参与辰”则转向现实,预示着分别在即,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和担忧。“自古伤离别,况乃骨肉亲”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强调了离别的痛苦,尤其是对于亲人而言更是难以承受。
接下来,“我有绿绮琴,一弹意未申”展现了诗人试图通过音乐来表达内心的情感,但似乎仍不足以完全传达。“酌子以大斗,愿子留十旬”表达了诗人希望友人能留下更久的愿望,但“十旬亦不久,景光良足珍”又暗示了时间的短暂与珍贵。
最后,“挥袂即天涯,契阔多悲辛”以动作结束全诗,预示着友人的离去,以及由此带来的遥远距离和深深的悲伤。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成功地捕捉了离别时的复杂心情,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人性深刻的洞察。
公家世德,建凌烟勋业,中兴长策。
三十年来,皆帝扆殊选,金瓯名迹。
眷倚江南,澄清一道,遴柬惟公得。
西清严秘,龙光高动奎壁。
深殿衣惹天香,皇华原野,接萧萧秋色。
六管均输行奏课,唐室家声皆识。
老我相逢,萍蓬飘转,晚景俱头白。
西山南浦,溯风衰泪横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