岧峣西郭小瀛洲,为忆词垣使节留。
日上亭台棠树荫,风回霄汉雁书秋。
暂从瀫水移新棹,重入銮坡忆旧游。
海内文章兼气节,至今名满凤凰楼。
岧峣西郭小瀛洲,为忆词垣使节留。
日上亭台棠树荫,风回霄汉雁书秋。
暂从瀫水移新棹,重入銮坡忆旧游。
海内文章兼气节,至今名满凤凰楼。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友人赵太史的怀念之情,通过景物的描写来寄托情感。首句“岧峣西郭小瀛洲”以小瀛洲比喻赵太史所在的词垣,暗示赵太史在文坛的地位和影响力。接着,“为忆词垣使节留”直接点明怀念之意。
“日上亭台棠树荫,风回霄汉雁书秋”两句,运用自然景象来渲染氛围,日光照耀下的亭台与棠树相映成趣,秋风中大雁南飞,仿佛传递着思念的信息。这里通过季节的变化和自然景观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深沉而悠远的情感氛围。
“暂从瀫水移新棹,重入銮坡忆旧游”则表达了诗人短暂离开后,又重新回到熟悉的环境,心中涌起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这里的“瀫水”和“銮坡”都是借指赵太史所在之地,通过“移新棹”和“重入”这样的动作,生动地展现了诗人情感的起伏。
最后,“海内文章兼气节,至今名满凤凰楼”总结了赵太史的才华与品德,不仅在文学上有卓越成就,更有高尚的气节。这句话既是对赵太史个人品质的高度评价,也表达了诗人对其深远影响的感慨。凤凰楼在这里象征着名声与地位,强调了赵太史在文坛上的崇高地位和广泛影响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以及对其才华与品德的赞美,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