鸱夷湖上水如空,十幅蒲帆得顺风。
七十二鬟看不尽,捧心人在馆娃宫。
鸱夷湖上水如空,十幅蒲帆得顺风。
七十二鬟看不尽,捧心人在馆娃宫。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游览太湖的景象与感受。首句“鸱夷湖上水如空”,以“鸱夷”借指太湖,形象地展现了湖面的广阔与水波的平静,仿佛天空倒映在湖中,给人一种空灵深远的感觉。接着,“十幅蒲帆得顺风”一句,生动地描绘了船行于湖上的情景,蒲帆在和煦的东风中鼓满,船只轻快地前进,展现出一种自由自在的畅游之感。
“七十二鬟看不尽”中的“鬟”在这里指的是太湖周围环绕的山峦,暗示太湖周边群山连绵,景色壮丽。诗人感叹这些美景即使站在船上也难以一一尽收眼底,表达了对太湖美景的赞叹和向往。
最后一句“捧心人在馆娃宫”则运用典故,将视线聚焦到历史人物西施身上。传说中,西施曾在吴国的馆娃宫中生活,她的美貌和智慧使吴王夫差沉迷其中。这里通过“捧心人”的形象,既是对西施美貌的赞美,也是对太湖周边历史文化的追忆,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展现了太湖的自然之美,还融入了历史人文的元素,营造出一种时空交错、古今交融的意境,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深厚的文化底蕴。
造物那能恼我曹,软红尘里漫徒劳。
是中却有商量处,且道青原几许高。
常州草蛊天下奇,女郎新样不缘师。
未应好手传轮扁,便恐前身是郭熙。
漫仕风中絮,归心水上鸥。
把茅新结屋,藜杖旧经丘。
花底春勾引,灯前夜校雠。
何如添我住,二老更风流。
百里青山十里溪,荷花万顷照红衣。
临平山下西湖上,总被腴庄拨取归。
参寥癞可去无还,谁蹈诗僧最上关。
欲具江西句中眼,犹须作礼问云山。
亲交久别忽相从,饭罢相将拄瘦筇。
深涧小桥聊驻步,胡床羽扇对西风。
水声流入肝脾里,日影轻遮云气中。
玉润即看朝玉阙,山居独自卧山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