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黄梅细雨催。荼蘼开过枣花开。
柳条不属春拘管,勾引乌衣燕子来。
四月黄梅细雨催。荼蘼开过枣花开。
柳条不属春拘管,勾引乌衣燕子来。
这首诗描绘了四月时节江南特有的景致与情感。首句“四月黄梅细雨催”,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江南四月特有的湿润气候,黄梅季节的细雨绵绵,为整个画面铺垫了一层淡淡的忧郁与期待。接着,“荼蘼开过枣花开”一句,通过对比两种花卉的相继开放,展现了季节更迭的自然规律,同时也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轮回。
“柳条不属春拘管,勾引乌衣燕子来”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柳条不受春日拘束,自由地摇曳生姿,不仅吸引着归来的燕子,也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故事。这里的“乌衣燕子”不仅指具体的生物,也暗含了历史与文化的意味,乌衣巷的历史故事与燕子的迁徙行为相映成趣,赋予了画面更深的情感层次。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季节更替、生命循环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时间流逝的深思。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体现了顾太清作为清代女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情感表达。
高阁登临佛国春,逍遥聊复话前因。
老来白业渐欲近,兴到青山相与新。
扰扰簿书抛旧梦,迢迢钟磬著闲身。
笑他车马临官道,不及朝耕暮读人。
昔时彭祖,闻道有、八百穹崇遐寿。
屈指我公今几许,历岁才方七九。
七百修龄,更三十七,犹是公之有。
此逢诞节,盍须来献尊酒。
好是子舍孙枝,居官领荐,迭复青毡旧。
陶令解龟何太早,去作幔亭仙友。
只恐九重,思贤梦觉,未屈调羹手。
周公居左,鲁公还是居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