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礼闱阶前春草生》
《礼闱阶前春草生》全文
唐 / 无名氏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河畔虽同色,南宫淑景先。

微开曳履处,常对讲经前。

得地风尘隔,依林雨露偏。

已逢霜候改,初寄日华妍。

影与丛兰杂,荣将众卉连。

哲人如不薙,生意在芳年。

(0)
注释
河畔:河边的地方。
同色:颜色相同。
南宫:古代对皇宫的别称,这里泛指高贵的宫殿。
淑景:美丽的景色。
微开:轻微地开放。
曳履:拖着鞋子行走,形容悠闲的样子。
讲经前:讲经堂的前面。
得地:找到合适的生长地点。
风尘隔:远离尘世的纷扰。
依林:靠近树林。
雨露偏:得到更多的自然滋养。
霜候:霜冻的季节。
改:变化。
日华:阳光的光彩。
影:花的影子。
丛兰:成群的兰花。
荣:繁茂。
众卉:各种花卉。
哲人:智慧的人,这里可能指园丁或管理者。
不薙:不修剪。
生意:生命力,生机。
芳年:美好的年华,比喻事物处于最佳状态的时期。
翻译
河边的花虽颜色相同,但南宫的景色更显优雅,率先映入眼帘。
微微绽放之处,常设于讲经堂前,步履轻曳间即可抵达。
生长之地远离尘嚣,靠近树林享受着更多的雨露滋润。
它们已经历过霜冻的季节变换,最初却在灿烂的日光下展现出美丽。
花影与丛生的兰花交杂在一起,繁茂中与众多花卉相连。
如果智者不去修剪,这份生机将在美好的年华中自然延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开篇“河畔虽同色,南宫淑景先”表明尽管河岸上的草色看似相同,但南边的宫殿附近的景致更为美好。紧接着,“微开曳履处,常对讲经前”则是说春天的细小嫩绿在脚下悄然展开,而诗人常常面对着讲授佛法的地方,这里可能暗指寺庙前的广场或庭院。

“得地风尘隔,依林雨露偏”一句,风尘代表了世间的喧嚣与污染,而“得地”则意味着得到了一片净土,远离尘世。诗人在林中,享受着雨后的清新和露珠带来的湿润,这是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

诗句接着写道:“已逢霜候改,初寄日华妍”。“已逢霜候改”意味着秋天的寒霜已经过去,而春天的气候开始改变;“初寄日华妍”则是说诗人刚开始体验到太阳下的温暖和光彩。这两句表现了季节更迭中自然界的美好。

接下来的“影与丛兰杂,荣将众卉连”描绘了一幅春天植物繁茂的情景。树木的影子与丛生的兰花交织在一起,而各种草本植物也纷纷开花,形成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最后,“哲人如不薙,生意在芳年”则表达了诗人作为一个有智慧的人,对于春天这段美好的时光有着深刻的感悟和珍视。他们明白生命中的美好时光应当被珍惜,因为这些时光是短暂且宝贵的。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生机勃勃景色的赞美,以及对于生命中美好时光的珍视和感悟。

作者介绍

无名氏
朝代:未知

猜你喜欢

游烂柯山四首·其四

稽首期发蒙,吾师岂无说。

安禅即方丈,演法皆寂灭。

鸣磬雨花香,斋堂饭松屑。

(0)

夏日登信州北楼

高楼上长望,百里见灵山。

雨歇河珠定,云开谷鸟还。

田苗映林合,牛犊傍村闲。

始得消忧处,蝉声催入关。

(0)

和修睦上人听猿

禅客闻犹苦,是声应是啼。

自然无稳梦,何必到巴溪。

疏雨洒不歇,回风吹暂低。

此宵秋欲半,山在二林西。

(0)

分题雪霁望炉峰

雪霁上庭除,炉峰势转孤。

略无烟作带,独有影沈湖。

冷触归鸿急,明凝落照俱。

□□□□□,□□□□□。

(0)

赠赵公

湘东股肱守,心与帝乡期。

舟楫中途蹇,风波复来思。

嘉我常联翼,金貂侍玉墀。

迹参前马圣,名缀鬻熊师。

寒暑一何速,山川远间之。

宁知洞庭上,独得平生时。

精意微绝简,从权讨妙棋。

林壑为予请,纷霭发华滋。

流赏忽已散,惊帆杳难追。

送君在南浦,侘傺投此词。

(0)

玄珠歌·其十三

欲采玄珠日月奔,先须火发制灵根。

朝元万过金精结,此是登真第一门。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庞尚鹏 邹元标 释智愚 郑珍 释心月 尹廷高 叶春及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