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烂柯山四首·其四》
《游烂柯山四首·其四》全文
唐 / 李深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稽首期发蒙,吾师岂无说。

安禅即方丈,演法皆寂灭。

鸣磬雨花香,斋堂饭松屑。

(0)
注释
稽首:古代跪拜礼,表示尊敬。
期发蒙:期待启蒙。
吾师:我的老师。
岂无说:难道没有教诲。
安禅:佛教修行中的静坐冥想。
方丈:佛教寺庙中住持或法师的居室。
演法:讲解佛法。
寂灭:寂静、空灵,指佛法的境界。
鸣磬:敲击磬石发出声音。
雨花香:形容磬声清脆如雨落花香。
斋堂:僧侣做功课或用餐的地方。
饭松屑:以松子为食,象征简朴生活。
翻译
恭敬地期待启蒙开始,我的老师难道没有教诲?
静心修禅就在小小的方丈室,讲解佛法都充满寂静与空灵。
敲响的磬声伴随着雨花的香气,斋堂里只供奉着松子作为食物。
鉴赏

这段诗文是出自唐代诗人李深的《游烂柯山四首》之四。诗中的意境和语言简洁而富有禅意,描绘了一种宁静致远的生活场景。

"稽首期发蒙,吾师岂无说" 表示对佛法的尊崇与渴望,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智慧和真理的追求。"稽首"是古代的一种礼节,表示最深的敬意,而"期发蒙"则传达了一种期待和渴望,被称作“吾师”的佛法导师是否有教诲可以解开心中的疑惑。

"安禅即方丈,演法皆寂灭" 描述了禅修的宁静与对佛法的阐述。"安禅"指的是在宁静中修行禅定,而"方丈"则是僧人的居所。在这里,它象征着一种心灵的归宿和精神的栖息之地。而"演法皆寂灭"则表达了对佛法深奥涵义的领悟,"寂灭"意指超脱世间纷扰,达到一种心灵的净化与解脱。

"鸣磬雨花香,斋堂饭松屑" 这两句通过对环境声音和气味的描绘,营造了一种清幽雅致的氛围。"鸣磬"指的是寺庙中用来唤醒众生的木鱼,它的声音宛如细雨般轻柔,而"雨花香"则是雨后的鲜花散发出的清新气息。"斋堂饭松屑"则描绘了僧人在斋堂进食的情景,"松屑"指的是用松木制成的简单餐具,这里象征着一种简朴而纯净的生活方式。

整体来看,李深通过这段诗文传达了一种对于佛法智慧的追求,以及对宁静生活环境的享受和赞美。诗中充满了禅宗的思想色彩,展示了诗人在自然与精神世界中的和谐共处。

作者介绍

李深
朝代:宋

猜你喜欢

小松

手拂青松树,新抽数寸条。

殷勤将雨露,头上是云霄。

(0)

晚下北岩过临溪和萧国录子所韵

清歌游遍武山岩,古寺桥西晚驻骖。

风引泉声弦奏五,云摩石角剑攒三。

自惭报玖空投李,谁与盈襜更采蓝。

解带醉眠林下石,看人香火事瞿昙。

(0)

北斋晚凉即事

高阁微风不动帘,晚云时送雨纤纤。

乌求坠子窥深草,燕接飞虫拂近檐。

碧碗行茶冰共进,青盘盛果酒频添。

秖惭素食承优渥,已分清心破酷炎。

(0)

次吴明理登快阁留别韵

郁孤台下双江流,我昔系帆曾一游。

蛟龙怒涌滩石夜,猿狖悲啼山木秋。

客怀衮衮不自极,人生劳劳安可休。

与君乍见即为别,何以酾酒留轻舟。

(0)

林卧

梧桐金井是谁家,芦苇荒城起暮笳。

密叶不知微雨过,长空又送夕阳斜。

谁能林卧看无始,自信天游乐有涯。

何事桃源人不到,洞门终岁锁丹霞。

(0)

题杨补之六七十岁时所画渊明像并写归去来辞后

长怜放笔写梅真,何幸披图识故人。

晚岁亲临欧褚法,清风却扫宋齐尘。

杖藜独去斜川晚,野服微吟五柳春。

尚友交情千载上,为公再拜一沾巾。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周麟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