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怜放笔写梅真,何幸披图识故人。
晚岁亲临欧褚法,清风却扫宋齐尘。
杖藜独去斜川晚,野服微吟五柳春。
尚友交情千载上,为公再拜一沾巾。
长怜放笔写梅真,何幸披图识故人。
晚岁亲临欧褚法,清风却扫宋齐尘。
杖藜独去斜川晚,野服微吟五柳春。
尚友交情千载上,为公再拜一沾巾。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诗《题杨补之六七十岁时所画渊明像并写归去来辞后》以深情的笔触,表达了对杨补之高龄仍能精于绘画和书法的敬仰,以及对其艺术才华与高尚品格的赞美。
首句“长怜放笔写梅真”,诗人感慨杨补之晚年仍能挥毫泼墨,创作出如真似幻的梅花图,流露出对他的深深喜爱。次句“何幸披图识故人”,则表达了诗人能通过画作结识这位老朋友的幸运和喜悦。
第三句“晚岁亲临欧褚法”,称赞杨补之在晚年还能亲身体验和传承欧体和褚遂良的书法风格,显示出其深厚的技艺底蕴。第四句“清风却扫宋齐尘”,进一步赞美他的作品清新脱俗,仿佛清风吹散了前代的尘埃,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风貌。
第五、六句“杖藜独去斜川晚,野服微吟五柳春”,描绘了杨补之身着简朴,独自漫步在斜阳下的田园景象,吟咏陶渊明的诗句,体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亲近。
最后两句“尚友交情千载上,为公再拜一沾巾”,诗人表达对杨补之高尚人格的敬仰,认为他们的友情超越了千年,自己只能通过诗歌表达敬意,甚至感动得热泪盈眶。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赞扬了杨补之的艺术成就,又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是一首富有情感共鸣的诗篇。
飞鸿渺天末,目送类中散。
谪仙负诗狂,直欲摘星汉。
白云千丈峰,金碧美且焕。
忘言老瞿昙,祇作空花观。
轩冕傥来耳,世事亦其漫。
鸾凤在赤霄,宁肯就绁绊。
惟馀忧国心,抚事辄悲怨。
饥馑有流离,十室九不爨。
上动黄屋念,每日不遑旰。
公岂爱登览,微意寓篇翰。
山僧遽传似,字字如珠贯。
劝分岂无术,未必愧鞭算。
升斗倘均惠,沟壑庶少逭。
福星公恐是,畴复虞岁旱。
王事敢告劳,行役春过半。
鬓丝禅榻畔,纶巾时一岸。
溪山得胜赏,歌舞废屡按。
请颂海沂康,民谣兹可玩。
乾元肇初气,坤母乃六之。
谁明爻象意,凿出混沌奇。
所以击壤民,饮水源不知。
空山有古甃,夜气方归时。
明月照我牖,独起携军持。
一瓢饮沆瀣,凉意生肝脾。
下以浇丹田,上以滋华池。
潇然脱尘土,举身入希夷。
神人授我诀,欲以疗我饥。
归来煮白石,精馔琼为糜。
永和岁癸丑,群贤会兰亭。
流觞各赋诗,风流见丹青。
右军草禊序,文采粲日星。
选文乃见遗,至今恨昭明。
字画最能意,自言胜平生。
七传到永师,袭藏过金籯。
辩才尤秘重,名已彻天庭。
屡诏不肯献,托言堕戎兵。
妙选萧御史,微服山阴行。
谲诡殆万状,径取归神京。
辩才恍如失,何异敕六丁。
文皇好已甚,丁宁殉昭陵。
当时冯赵辈,临写赐公卿。
惟此定武本,谓出欧率更。
采择独称善,遂以镌瑶琼。
流传迨五季,皆在御寝扃。
耶律残石晋,睥睨不知名。
意必希世宝,毡裹载辎軿。帝?既北去,弃与朽壤并。
久乃遇知者,龛置太守厅。
或云政宣閒,此石归绍彭。
又言入内府,宣取恐违程。
焚膏继短晷,拓本手不停。
叠纸至三四,肥瘠遂异形。
南渡愈难见,得者辄相矜。
我见十数本,对之心欲酲。
汪侯端明子,嗜古自弱龄。
锦囊荷倾倒,快睹喜失声。
带流及右天,往往字不成。
而此独全好,护持如有灵。
尤王号博雅,异论谁与评。
硬黄极摹写,唐人苦无称。
赝本满东南,琐琐不足呈。
犹有婺与抚,珷玞近璜珩。
右军再三作,已觉不称情。
心慕且手追,安能效笔精。
响拓固近似,形似神不清。
不如参其意,到手随纵横。
况我笔素拙,何由望群英。
近亦得旧物,庶几窥典刑。
此本更高胜,著语安敢轻。
孤风邈难继,怅望冥鸿征。
《跋汪季路所藏脩禊序》【宋·楼钥】永和岁癸丑,群贤会兰亭。流觞各赋诗,风流见丹青。右军草禊序,文采粲日星。选文乃见遗,至今恨昭明。字画最能意,自言胜平生。七传到永师,袭藏过金籯。辩才尤秘重,名已彻天庭。屡诏不肯献,托言堕戎兵。妙选萧御史,微服山阴行。谲诡殆万状,径取归神京。辩才恍如失,何异敕六丁。文皇好已甚,丁宁殉昭陵。当时冯赵辈,临写赐公卿。惟此定武本,谓出欧率更。采择独称善,遂以镌瑶琼。流传迨五季,皆在御寝扃。耶律残石晋,睥睨不知名。意必希世宝,毡裹载辎軿。帝?既北去,弃与朽壤并。久乃遇知者,龛置太守厅。或云政宣閒,此石归绍彭。又言入内府,宣取恐违程。焚膏继短晷,拓本手不停。叠纸至三四,肥瘠遂异形。南渡愈难见,得者辄相矜。我见十数本,对之心欲酲。汪侯端明子,嗜古自弱龄。锦囊荷倾倒,快睹喜失声。带流及右天,往往字不成。而此独全好,护持如有灵。尤王号博雅,异论谁与评。硬黄极摹写,唐人苦无称。赝本满东南,琐琐不足呈。犹有婺与抚,珷玞近璜珩。右军再三作,已觉不称情。心慕且手追,安能效笔精。响拓固近似,形似神不清。不如参其意,到手随纵横。况我笔素拙,何由望群英。近亦得旧物,庶几窥典刑。此本更高胜,著语安敢轻。孤风邈难继,怅望冥鸿征。
https://shici.929r.com/shici/2EBWFSI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