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眼视茫然,时时手一编。
未能忘习气,聊复遣馀年。
欹枕山窗下,篝灯细雨边。
谁应知此味,自结静中缘。
老眼视茫然,时时手一编。
未能忘习气,聊复遣馀年。
欹枕山窗下,篝灯细雨边。
谁应知此味,自结静中缘。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人在晚年时对书籍的热爱与依赖,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内心世界和生活状态。
首句“老眼视茫然”,形象地刻画了老人因年岁增长而视力减退的状态,眼中所见变得模糊不清,流露出岁月无情的感慨。接着,“时时手一编”则揭示了老人即便视力不佳,仍不离书籍,手不释卷,表达了他对阅读的执着与热爱。
“未能忘习气,聊复遣馀年。”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老人之所以如此痴迷于读书,是因为他难以割舍年轻时养成的读书习惯,希望通过阅读来消磨剩余的时光,寄托心灵,寻求精神上的慰藉。
“欹枕山窗下,篝灯细雨边。”描绘了老人在山间小窗之下,借着篝火的微光,在细雨飘落的夜晚读书的情景。这一画面充满了宁静与诗意,不仅表现了老人读书环境的简朴与自然,也暗示了他在孤独中寻找心灵寄托的境遇。
最后,“谁应知此味,自结静中缘。”表达了老人对于自己读书之乐的理解与追求可能不为他人所理解的感慨,但他依然选择在静谧之中与书籍结缘,享受那份只有自己能体会的快乐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老人晚年的读书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对知识的渴望、对生活的态度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哲思。